海口網5月27日消息(記者韓俊元)高考臨近,物理科目的學習有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鞏固甚至得到提升?考場上有哪些應試技巧?近日,海口網記者就如何高質量備考物理科目采訪了海口市第四中學物理組教研組長王偉。王老師結合多年的高中物理教學經驗和豐富的高考閱卷經驗為廣大考生支招。
王老師表示,今年的物理高考試題題型、題量、結構保持不變,但新高考以來高考命題的評價標準由傳統的“知識立意”“能力立意”朝著“價值引領、素養導向、能力為重、知識為基”為主的綜合評價標準轉變,題目更加注重關鍵能力和情境載體的融合。接下來的沖刺復習和考試中,建議考生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回歸教材,抓好基本概念
沖刺復習一定要回歸教材,抓好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做好查缺補漏,重視教材中的典型例題和課后習題,很多高考題目原型來自于教材;關注易錯題,用好錯題本和學習筆記,提高復習效率;切忌死記結論,很多二級結論的使用都有條件,近年的高考題目中反套路的題目多,套結論反而更易錯選到干擾項,要重視公式、結論的推理推導過程,做到真正弄懂、弄通。
關注時事,了解新興事物及科技發展
物理試題素材與生產生活實際、科技發展前沿等聯系緊密,復習中應關注時事,了解新興事物及科技發展。實驗復習一定要全面,隨著2022年高考實驗題型的微調,讓實驗考察的范圍變得更廣,要求考生在實驗復習中更為全面、細致;考生應重視平拋運動、探究電磁感應現象、探究變壓器電壓與匝數關系、氣體等溫變化、利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等新增“小實驗”的復習。
審題要細致 考前要備好作圖用的文具
考試過程中要沉穩冷靜,審題一定要細致。個別考題用較長邏輯鏈的文字和圖、表搭配,考查獲取信息能力,考生可用不同的符號標注力、運動與電學信息,便于分析提高效率;要養成隨手畫圖的習慣,考試前要備好作圖用的文具,規范作圖可幫助考生分析運動過程和情境。
考試過程時間分配要合理
在考試時,要利用好開考前的五分鐘,拿到考題后應對考題熟悉、難易程度進行基本判斷,開考后先從較熟悉、易得分的題目開始做起,利用多元化的方法對付多選題,選擇題盡量在30-40分鐘內完成,最后應剩余10-15分鐘時間檢查糾錯。計算題的解答一定要有必要的文字解釋,規范書寫過程,遇到作圖題要用借助圓規、直尺、三角板規范作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