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49種荔枝新品種同臺“競味”
品一品,誰是荔枝中的王者?
五月二十八日,在澄邁永發鎮的海南省農業科學院熱帶果樹科研創新基地,大家依次品嘗四十九種荔枝新品種并投票。記者 李天平 攝
5月28日上午,2023年度海南荔枝新品種現場觀摩品鑒會在位于澄邁縣永發鎮的海南省農業科學院熱帶果樹科研創新基地舉行,49種荔枝新品種同臺“競味”,旨在加快我省荔枝種質資源發掘和創新利用,推動荔枝品種結構優化調整。
活動現場,49筐新鮮荔枝在長桌依次排開,形狀大小不一、顏色有紅有綠、紋路也各不相同。由科研院所荔枝專家、各市縣農技推廣部門負責人和荔枝種植戶、經銷商代表組成的64人品鑒團,根據外觀、口感、肉質、風味等評價指標,選出自己最喜愛的3個品種。
“22號味甜、核大、皮紅”“21號有蜂蜜味、小核”……海南金農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時京是品鑒團的評委之一。在品嘗每種荔枝前,他都要先放在鼻子前仔細地聞氣味,然后觀察荔枝的外觀顏色,最后剝開殼放進嘴里,慢慢咀嚼,細細品味。
根據品鑒團的投票結果,“平丹14號”“巨美人”“新球蜜荔”“祥和荔”“廟種糯”5個品種獲評“最受歡迎荔枝”稱號。緊接著,專家組根據這5個品種的單果重、縱橫徑、可食率、肉質、風味、香氣等品質性狀出具評鑒意見,為進一步深入研究和開發利用提供參考。
“瓊山區有瓊北連片種植最大的荔枝基地,絕大多數農戶種的是妃子笑。因為品種太過單一,到荔枝收尾的時候價格跌到三四元一斤,根本不賺錢。現在果農更新荔枝品種的意愿非常強烈,希望通過這次品鑒會找到好的荔枝新品。”海口市瓊山區大坡鎮荔丹合作社負責人符德說。
荔枝是海南最早上市的熱帶果樹品種之一,也是瓊島百姓的“致富果”。目前海南全省約90%的荔枝品種為妃子笑,由于品種結構單一、產期集中,荔枝市場極易遭受國內外荔枝產區的沖擊。
“我們通過大數據分析,每年5月1日以后上市的海南荔枝品種,價格經常被‘攔腰截斷’——廣東和廣西地區的早熟品種也是這時候陸續上市。”海南省農業科學院院長黃正恩認為,因此海南荔枝育種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要在“早”字上做文章,培育更多早熟品種的同時把品質做優,這樣海南荔枝的產業效益才會更好,農戶的收入才有保障。
新品種荔枝的背后,離不開科研力量的強力支持。近年來,海南省農科院科研人員經過不懈努力,已獲得了一批優異種質資源,并從5000多份育種材料中篩選出了具有推廣應用價值的優異資源。其中“桂早荔”品種還入選了海南省2023年十大適宜推廣熱帶農業科技成果。
除了趕早,海南荔枝產業還面臨種植結構單一的問題。當天舉行的海南荔枝種質資源保護與創新利用工作座談會上,與會的種植戶們都表達了嘗試新品種的愿望,也期盼得到更多技術幫扶。
“近年來我們一直在不斷試驗種植新品種,目前基地里正在更新種植‘仙桃荔’。”瓊海市中原鎮種植戶李布說,在科研院所專家幫助下,他建起了特早熟荔枝品種基地,目前有20多個新品種在進行試驗,從中不斷篩選出好的品種。
海南省種子總站站長邱軍認為,海南荔枝產業要向早、向優、向差異化的方向發展,不同地區適宜種植的優勢品種不一樣,需要制定相應的規劃引導。同時還要搭建更多類似品鑒會這樣的平臺,讓科研專家手里的好資源和農戶們的需求充分對接,實現科研成果的盡快落地轉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