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共同努力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一恢弘的歷史命題,為我們創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進一步指明了方向。
對于中華文明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聯系,習近平總書記一直以來都有著深邃思考。從北京故宮,到陜西西安博物院;從甘肅敦煌莫高窟,到河南安陽殷墟;從承德避暑山莊,到大運河揚州段……遍及全國的“文化足跡”,讓深邃思考逐漸在考察調研中有了清晰答案——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
新時代的偉大實踐證明: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內容;推動高質量發展,文化是重要支點;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植根于五千多年文明的文化沃壤,我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比翼齊飛,國家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同步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向前推進。
邁上新征程,今天的中國,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經歷著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我們的實踐創新必須行進在正確方向之上,必須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以此筑牢道路根基、打開創新空間、鞏固文化主體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結合”在新時代的最大成果,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又為我們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了根本指引。我們要結合正在開展的主題教育,堅定文化自信、實現精神上的獨立自主;堅持開放包容、促進外來文化本土化;堅持守正創新,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
能看到多遠的過去,就能看到多遠的未來。站立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斗積累的文化養分,我們堅持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時代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展望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壯闊前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一定能夠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實踐創造中進行文化創造,在歷史進步中實現文化進步。(經濟日報評論員)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