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共同努力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戰略高度,對中華文化傳承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作了全面系統深入闡述,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戰略性、指導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領導黨和人民推進治國理政的實踐中,以堅定的文化自覺、宏闊的歷史視野、深遠的戰略考量,把文化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斷深化對文化建設的規律性認識,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引領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波瀾壯闊的偉大實踐中,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命力,鑄就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么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孔子故里曲阜,到“絲路明珠”敦煌;從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到廣東潮州廣濟橋;從湘江之畔的岳麓書院,到武夷山深處的朱熹園;從山西平遙古城,到河南安陽殷墟……總書記“文化足跡”遍及全國,考察文化遺產,探尋文明根脈。為開好這次座談會,總書記先后考察了中國國家版本館和中國歷史研究院。在中國國家版本館囑托“把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繼續傳承下去”,在中國歷史研究院勉勵“做好中華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闡釋”。總書記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為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注入了固本培元、立根鑄魂的思想力量。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在這次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個方面特性。連續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國,也不可能理解現代中國,更不可能理解未來中國。創新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決定了中華民族不懼新挑戰、勇于接受新事物的無畏品格。統一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各民族文化融為一體、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決定了國土不可分、國家不可亂、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共同信念,決定了國家統一永遠是中國核心利益的核心,決定了一個堅強統一的國家是各族人民的命運所系。包容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取向,決定了中國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諧格局,決定了中華文化對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開放胸懷。和平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決定了中國不斷追求文明交流互鑒而不搞文化霸權,決定了中國不會把自己的價值觀念與政治體制強加于人,決定了中國堅持合作、不搞對抗,決不搞“黨同伐異”的小圈子。
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在這次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這是我們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得出的規律性的認識,是我們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寶,并從五個方面對“結合”進行深入闡述?!敖Y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敖Y合”的結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個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讓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現代的,讓經由“結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敖Y合”筑牢了道路根基,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了更加宏闊深遠的歷史縱深,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文化根基。“結合”打開了創新空間,讓我們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動,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論和制度?!敖Y合”鞏固了文化主體性,創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這一文化主體性的最有力體現?!暗诙€結合”,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是對中華文明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們黨對中國道路、理論、制度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的歷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推進文化創新的自覺性達到了新高度。
放眼中華大地,文明之光照亮復興之路,中華文脈在賡續傳承中弘揚光大。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要結合正在開展的主題教育,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定文化自信,堅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實踐和當代實踐,用中國道理總結好中國經驗,把中國經驗提升為中國理論,實現精神上的獨立自主;秉持開放包容,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外來文化本土化,不斷培育和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堅持守正創新,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