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機器人做一個小手術,第二天就能下床走路;用互聯網醫院手機端接診,患者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優質服務;“三醫助手”實現檢查檢驗結果互認,“三醫聯動”實現“數據多跑路,百姓少跑腿”……
近年來,海口緊緊把握數字經濟發展時代機遇,積極搭建 “互聯網+醫療” “互聯網+健康” 等醫療健康惠民平臺,持續打造智慧醫療新場景,尋醫問診“觸手可及” ,技術賦能“一網互通” ,不斷將優質醫療資源惠及廣大群眾,一點一滴地托起椰城市民健康幸福感,推動海口醫療能力提升走上“快車道”。
“互聯網+治療”,臨床高效更精準。 疾病診治是目前醫療健康服務的核心部分,也是醫療服務水平與患者感受最直接的體現。如何讓臨床診療更高效、更精準,一直以來都是社會的關注重點,醫療機構和產業界等也在共同發力,通過將人工智能等多項新技術融入臨床服務,來提升診療水平和效率。如今,海口機器人已經“走”進手術室,成為醫生的“左膀右臂”。在海口就可以進行骨科機器人手術,臨床高效更精準,不出島就能享受到國際先進的精準醫治,大大方便了患者。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讓“互聯網+治療”底座更扎實,要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打造海口數字產業集群,為先進的數字化、智慧醫療提供強有力支撐,方能使“互聯網+治療”發展后勁得到充分釋放。
“互聯網+問診”,線上就醫更放心。為深入貫徹海南省《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海口各醫療機構積極應用互聯網等信息技術開展診前、診中、診后全周期醫療服務,面向基層提供遠程會診,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和效率。目前,海口多家醫院開設了線上問診功能,為患者就診提供便利。比如,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互聯網醫院共上線27個診療科目,日常有108名醫師提供24小時接診服務,36名藥師在線審方,互聯網醫院累計診療掛號8454人次。互聯網醫院的出現,降低了群眾求醫問藥的經濟和時間成本,遠程診療的創新,使線上就醫更貼心,提高了群眾獲得感。如何利用好新技術,托起醫療健康幸福感,是新形勢下面臨的新命題,對線上醫療健康服務行為加強監管,構建起制度和技術層面防火墻,明確行為邊界,才能使老百姓在線上“問診”更放心。
“互聯網+服務”,群眾辦事更便利。 今年以來,海口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不斷打造“強磁場”。海口入選央視2022城市營商環境創新城市。實際上,海口在醫療健康領域“互聯網+服務”邁出的步伐,也十分令人欣慰。比如,在醫院看病,開完藥后,只要拿出手機,在診室內的醫保支付設備上直接完成繳費,就會省去再去窗口排隊支付的時間。刷完醫保賬戶后,通知短信馬上就發到手機上,可以直接去藥房拿藥,群眾辦事更便利。值得一提的是,海口“三醫聯動一張網”系統,改變了原來數據孤島多等情況,建立“醫療、醫保、醫藥”共用信息平臺,實現共享應用和統一監管,有效提升了醫療水平和患者的就醫體驗。“三醫助手”,實現檢查檢驗結果互認,“三醫聯動”規范了醫生開藥行為,不斷提高智慧健康醫療便民惠民服務水平,讓數字技術在轉化醫療服務上邁出了堅實一步。
瞄準群眾對于醫療健康的高標準、嚴要求,持續打造智慧醫療新場景,讓尋醫問診“觸手可及”,技術賦能“一網互通”,致力于打造全周期健康服務新應用,助力實現“健康海口”戰略目標,讓數字經濟、智慧醫療更好普惠全民健康,讓“互聯網+”托起醫療健康幸福感,我們還要繼續努力。(李科飛)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