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舍河、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生態“家底”出爐
更多新物種現身海口兩大國家濕地公園
6月13日,記者從海口市濕地保護管理中心獲悉,海口美舍河、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2022年度資源調查監測報告日前出爐。報告顯示,更多珍稀動植物被發現記錄,其中美舍河國家濕地公園2022年度新增植物記錄44種、鳥類5種,五源河國家濕 地公園2022年度新增植物51種、鳥類9種、兩棲爬行動物4種、蜻蜓10種。
美舍河國家濕地公園:新增植物種類44種
美舍河畔,綠油油的紅樹沿著河岸鋪展開來,人們行走在親水棧道上休閑漫步,勾勒出一幅幅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畫卷。
海口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里生長的翠胸黃蟌。記者石中華 攝
優美的自然風光引人入勝,資源本底數據更能展現美舍河的蛻變。監測報告顯示,美舍河國家濕地公園植物物種記錄逐年增加。2022年度共記錄維管束植物468種,其中國家級保護植物7種,包括國家一級保護植物1種,即海南蘇鐵;國家二級保護植物6種,即水蕨、邢氏水蕨、土沉香、龍舌草、水菜花、野生稻。新增水蕨分布點1個,新發現龍舌草2個居群,約30株。此外,延藥睡蓮在羊山水庫邊發現開花植株。
此次新增植物種類44種,主要分布在美舍河上游,其中新增的海島木、紐子花、八脈臭黃荊、日本羊蹄甲都是海口少見的物種。此次調查加大了對美舍河上游原生境的調查,發現了云南野桐、鐮扁豆、鞭葉鐵線蕨等更多的物種,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美舍河上游仍然保存有相對完好的森林植被。
2022年度,監測團隊對美舍河紅樹林的生長情況也做了重點監測。公園栽種的多種紅樹林植物多已經開花結果,無瓣海桑、木欖、尖瓣海蓮、海蓮株高增長較快,鹵蕨長勢喜人,單叢冠幅可達1平方米。
在鳥類方面,2022年度共發現鳥類新記錄種5種,美舍河國家濕地公園記錄到的鳥類由112種增加到117種,鳥類群落結構一直較為穩定。
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發現鳥類新記錄種9種
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2022年度新增植物種類51種,至此公園內共記錄維管束植物544種。珍稀瀕危植物生長穩定,目前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3種,分別是水蕨、野生稻、火焰蘭。“2022年度,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新監測白皮素馨、海南玉葉金花兩種特有種。此外,監測到少量分布的山蒟、破布木和異葉蒴蓮。”監測單位海口畓榃濕地研究所所長盧剛介紹,這說明五源河上游的密林依舊保存相對原始,且森林成分較高。
海口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上游棲息的綠帶燕鳳蝶。記者石中華 攝
海口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上游棲息的斑麗翅蜻。記者石中華 攝
海口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上游棲息的綠條無墊蜂。記者石中華 攝
海口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上游棲息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虎紋蛙。記者石中華 攝
海口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上游棲息的海南瞼虎。記者石中華 攝
監測數據顯示,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鳥類物種數和數量持續增加。與上年度的鳥類名錄比較,2022年度五源河發現鳥類新記錄種9種,為丘鷸、褐冠鵑隼、松雀鷹、斑頭鵂鹠、仙八色鶇、灰燕鵙、發冠卷尾、虎斑地鶇、銅藍鹟。五源河鳥類記錄由144種增加到153種,占海口市鳥類物種數的51%。
水生動物方面,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在連續4年的監測中均發現了國二級保護動物——花鰻鱺,其數量、分布點位均有所增廣;兩棲爬行動物方面,2022年度調查新增4種,為背條跳樹蛙、截趾虎、海南瞼虎和舟山眼鏡蛇;蜻蜓種類2022年度共計新增10種。
海口美舍河、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資源調查已經持續4年,監測內容包括植物、鳥類、水生動物、水質、兩棲爬行動物、蜻蜓等方面。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