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在三亞市育才生態區的榴蓮種植基地,技術人員查看榴蓮長勢。記者王程龍 攝
“6月20日左右,少量榴蓮就可采摘。7月中旬會有更多榴蓮成熟,屆時將舉辦‘海南牌’榴蓮品鑒會。”6月13日,在三亞市育才生態區一處榴蓮種植基地,海南優旗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杜百忠開心地告訴記者。
走在該種植基地里,數百棵果樹上“五花大綁”的榴蓮格外顯眼。“在榴蓮成熟前一個月,工人就陸續綁繩子加固,以防掉落。”杜百忠說,同時為了保護榴蓮樹,在結果的第一年,每棵樹只保留3至5個果。
榴蓮樹旁,一個頂部有“天線”的儀器引起海南日報記者的關注。該公司技術總監田令介紹,這是土壤墑情監測儀,能夠對土壤水分含量、溫度狀態等進行動態觀測。
“我們根據土壤墑情監測儀反饋的數據,通過手機遙控操作,設定好用水量并通過智能灌溉機實現精準灌溉,節省了人力,也提高了效率。”田令說,基地里,像這樣基于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的智能裝備有很多,為榴蓮種植提供了有效助力。
“海南牌”榴蓮一直備受公眾的關注,“大家對榴蓮的產量、質量、上市時間、銷售價格等比較關心。因為是第一年結果,以品鑒為主。想實現‘榴蓮自由’,還需要時間。”杜百忠說。
據了解,海南自2018年開始規模化引種榴蓮,根據估算,目前三亞、樂東、保亭、陵水等地已種植榴蓮2.5萬畝。杜百忠表示,對比東南亞國家,海南榴蓮種植具有自身的優勢。“目前進口的東南亞國家榴蓮,都是提前采摘,在運輸過程中逐漸成熟。而海南可以做到榴蓮‘樹上熟’,消費者能吃到更新鮮的榴蓮。”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