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6月26日是第36個國際禁毒日。近日各地開展以“健康人生 綠色無毒”為主題的禁毒宣傳活動,增強社會群眾防范毒品的意識和能力,營造全民參與禁毒工作的社會氛圍。
毒品的危害不言而喻,拒絕吸毒、遠離毒品是現(xiàn)代文明的基本共識。但如何喚起每位公民的防范意識,繃緊遠離毒品這根弦,仍需依靠各方共同發(fā)力。近期,海口通過“禁毒瓊劇全市巡演”,以演代講,以瓊劇表演形式進行戲劇演出,重點突出打擊販毒吸毒的禁毒宣傳主題、普及毒品危害,讓“拒毒”意識深入群眾,更深入人心;為提高青少年禁毒意識,瓊山區(qū)法院還廣泛開展送法進校園活動,毒品案件公開宣判活動,通過旁聽案件的開庭審理,“零距離”接觸審判活動,讓學生們更深刻地認識到毒品犯罪的嚴重后果。
現(xiàn)實生活中,因吸毒引發(fā)的侵財性違法犯罪案件并不鮮見。但也應看到,對于吸毒者而言,不論墜入毒品深淵的具體原因是什么,他們每一個人既是違法者,也是受害者。正因此,我們也應更關注吸毒群體,幫助他們戒毒、防止復吸、融入社會。例如,龍華區(qū)戒毒康復就業(yè)中心著力于“生理脫毒、身心康復、就業(yè)安置、融入社會”社區(qū)戒毒康復工作,正確引導戒毒群體重新回歸社會,避免重蹈覆轍;此外,常態(tài)化管控及預警工作機制,也是預防戒毒人員復吸的重要舉措之一。為此,海口市研究制定了16項戒毒人員管控措施,還針對吸毒人員按比例配備了禁毒專管員,每年對社會面吸毒人員進行2次毛發(fā)檢測,最大限度地減少吸毒人員復吸事件發(fā)生。
以上舉措,都收到了良好的成效。毒品問題涉及社會治理的多個層面,整體而言,國家和社會需要重視懲罰、預防和醫(yī)療三者機制的參與以及協(xié)調關系。對毒品違法犯罪分子,要重視依法懲治;對社會民眾特別是青少年,要重視禁毒教育與預防,避免其走近毒品;對于毒品濫用者,則需要重視通過醫(yī)療等手段積極對其戒治。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除了主觀上辨別毒品、拒絕毒品,還要加大對“新型毒品”的識別力度。尤其是那些打著俏皮名稱和外觀的“奶茶”“糖果”“零食”等,極具迷惑性的外衣導致人民群眾警惕性下降,無形中也讓部分年輕人降低警覺性。
禁毒工作事關國家安危、人民福祉,因此是國家行動也是人民之戰(zhàn),勝利更需要黨和人民的共同協(xié)作。如果人人保持警覺之心,對毒品“零容忍”,始終盡到公民之責,敢于做出善舉義舉,則毒品也必將因“人人喊打”而無所遁形。(黃嘉韜)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wǎng)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