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過敏、花粉過敏、塵螨過敏、化妝品過敏……作為家長我們了解過敏嗎?兒童過敏性疾病有哪些?常見過敏原又有哪些呢?當過敏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時,我們應該怎么辦?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掀開兒童過敏性疾病的神秘面紗!
01
常見過敏原有哪些?
過敏性疾病是由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而發生的一類終身性疾病。兒童常見的過敏性疾病包括食物過敏、特應性皮炎、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哮喘等。
對于遺傳因素我們家長所能做的微乎其微,但我們卻可以充分了解自己所處的環境,尤其是一些主要導致疾病發生的物質,進而對疾病進行盡早地識別和盡可能的預防。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過敏原有以下三類:
一、吸入性過敏原
1.塵螨:主要滋生在羊毛、羽毛、棉花、化學纖維及其制品,家居中以枕頭、床墊、地毯、長毛玩具、厚重窗簾、久置的衣物和空調等處最多。塵螨以動物的皮屑、面粉、奶粉、花粉等粉末狀物質為食物。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繁殖很快,其尸體、鱗屑、卵及糞便等均可作為致敏原隨浮塵被吸入而致病。
2.花粉:大氣中致敏花粉的種類很多,其中篙和豚草的花粉是極強致敏原,但有時即使不開花的植物亦可誘發哮喘。
3.煙霧、煙草、油煙:煙草、煤煙、油煙、各種噴霧氣霧劑、工業氣體等刺激性氣味會刺激呼吸道使支氣管痙攣而誘發過敏性哮喘。
4.霉菌:含有多種生物蛋白,致敏性很強。
5.動物毛屑:毛皮動物身上的毛比較容易滋生細菌、寄生蟲,其脫屑或排泄物中具致敏性的微細顆粒可隨漂浮灰塵吸入呼吸道而致病。
二、食入性過敏原
最常見的食物過敏原有牛奶、雞蛋、魚蝦蟹、水果、堅果等。食物性過敏呈明顯的地區性、習慣性和季節性。目前很多學者認為,這種過敏反應通常不是終身性的,隨年齡增長及反復接觸這些食物,對其過敏的耐受力可逐漸增強。
三、接觸性過敏原
常見如化纖、毛絨衣物,金屬飾品等與皮膚接觸的化妝用品,藥膏等直接涂抹于皮膚的物品,這類以化學物質為主,通常在和人體皮膚蛋白結合后才會形成致敏性。
02
家長朋友們注意這2點
一、兒童過敏性疾病常見癥狀早知道
消化道過敏:反復出現或持續存在痙攣性腹痛、腹瀉、便血、嘔吐、反流、 肛周發紅、便秘、拒食等。
特應性皮炎:進食后出現水腫性紅斑、風團或口周、眼周等部位腫脹伴瘙癢等。
過敏性鼻結膜炎:經常或每年固定時間出現的陣發打噴嚏、鼻癢(揉鼻、挖鼻)、鼻塞(張口呼吸、打鼾)流鼻涕;眼癢、流淚、眼紅和灼熱感等。
過敏性哮喘:反復發作性喘息、咳嗽、胸悶、氣促,持續至 3 歲以后,支氣管舒張劑治療有效或自然緩解。
二、預防在先很重要,避免接觸過敏原
1.兒童過敏性疾病吸入過敏原控制策略
塵螨:保持室內清潔,空氣流通,降低濕度,定期清洗空調過濾網。使用密閉良好的床板及枕頭,防螨床單及被褥。每周用熱水(>54.4℃)清洗床單、枕巾。遠離毛絨玩具,不用地毯、掛毯。
霉菌:修繕易潮濕區域,定期監測霉菌情況,避免濕度過高的生活區域使用高效空氣過濾器。不用地毯,注意清潔小物件,如玩具、毛絨玩偶。季節交替時櫥柜內的衣物晾曬后再穿著。
花粉:在花粉濃度較高的季節注意關窗,盡量減少戶外活動時間。戶外活動時做好適當防范,包括戴口罩或鼻腔涂用微顆粒阻隔劑。不在戶外曬被子和床單,避免花粉沾染。室內安裝空調及高效空氣過濾器。
動物皮屑:不養寵物。
蟑螂:保持廚房、浴室干燥。修繕墻壁縫隙。使用安全殺蟲劑。
2.食物類過敏原的預防
當確診為食物過敏或由食物誘發的其他過敏性疾病,應嚴格回避過敏食物。家長應注意孩子的膳食結構和補充微量營養素,以維持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牛奶蛋白過敏患兒應合理選擇替代食品。
母乳喂養者應繼續母乳喂養,寶媽可回避牛奶及其制品,并補充鈣劑(800~1000 mg/d)。當寶媽飲食回避后癥狀不緩解且伴有生長障礙時,可選用氨基酸配方粉喂養。
配方奶喂養者應根據病情在醫生指導下選擇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2 歲以上仍對牛奶蛋白過敏的兒童,建議回避牛奶蛋白及其制品,均衡膳食。家長在購買、儲存及使用食品前應仔細閱讀標簽,避免無意攝入。
3.接觸性過敏原的預防
建議嚴格回避接觸過敏物品。
希望各位家長通過了解兒童過敏性疾病的病因和常見過敏原,可以盡早識別過敏的癥狀,從而重視對寶寶生活環境和進食食物的良好的控制。避免接觸或盡可能少接觸過敏原,從而盡量避免或減少過敏性疾病的發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