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7月23日,“盛世中華 何以中國”山東主題宣傳日活動即將盛大開啟。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兩創”為筆,繪就文化山東壯美畫卷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23-07-23 15:44

    7月23日,“盛世中華 何以中國”山東主題宣傳日活動即將盛大開啟。作為文化大省的山東,將把最自信、最有魅力的一面展現在全世界面前,一幅壯美的齊魯文化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文化山東的畫卷,當以“海岱考古”為起筆。

    32e97303e77a2c78c1a17a2c1b4a4aa3_f018112323ca4aab93569ddd38adf7f6.png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山東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有著豐富的歷史文物資源和文化遺產。截至2022年底,山東省不可移動文物登錄國家數據庫3.35萬處,國有可移動文物登錄286萬余件(套)、實際數量558萬余件,居全國第三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達到1968處,居全國第一位。

    為更好保護利用文物資源,持續擦亮“海岱考古”品牌,山東深入組織實施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國”山東課題研究,崗上遺址、趙家徐姚遺址、西孟莊遺址、跋山遺址、稷下學宮遺址、瑯琊臺遺址等重大考古發現,在實證中國古代文明起源和構建山東古代歷史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大汶口遺址、城子崖遺址等6項考古發現入選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山東沿海、威海灣定遠沉艦等涉水文物考古,為“海上絲綢之路”申遺、甲午海戰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

    讓考古走出“象牙塔”,服務社會,是時代趨勢,也是人民的呼喚。2016年以來,山東省考古發掘工地累計舉辦公眾考古和考古研學夏令營活動240余場次,參與30622人次。利用巡回展覽、講座、多媒體、自媒體等形式,讓考古成果進農村、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2017年6月,山東省首個公眾考古基地在濟南章丘焦家遺址揭牌。2022年舉辦“文明之光——滕州崗上遺址考古發現成果展”“涉水鉤沉 賡續華章——山東水下考古展”……豐富多樣的活動,讓群眾走進考古現場感受歷史脈搏,進一步激發人們了解文物、保護文物的熱情,讓文化自信牢牢植根在每個人內心深處。

    以“海岱考古”為起筆,山東做好保護挖掘闡發文章,讓更多人感受到文物所承載的文化之美。

    古籍為媒,讓“山東文脈”成為齊魯文化畫卷的最美底色。

    “惟殷先人,有冊有典”。中華古籍浩如煙海,是中華文明傳承的重要載體,也是中華文脈綿延數千載的歷史見證。

    a17c4337d88b4b4d31a9418bce066d9e_f1a7c07b04d54e5685338f44e5185030.png

    近年來,山東通過編纂出版包含《儒典》在內的《齊魯文庫》,集中展示齊魯文化的資源優勢和文化價值優勢。通過全面研究、保護、輯錄和整理出版山東歷代傳世文獻,并同步建設齊魯文獻數字化文庫和新媒體傳播平臺,新時代山東“文化泰山”正在立起。

    為尋覓散落海外的中華典籍,山東啟動了“全球漢籍合璧工程”。截至目前,合璧工程已調查境外1988家藏書機構,基本掌握了境外漢籍存藏情況;正在開展554家藏書機構的漢籍版本目錄編纂工作,已完成36萬部境外漢籍的鑒定編目工作,從中遴選并復制回歸稀缺漢籍1600余種。

    讓中華優秀古籍“活起來”“傳下去”,讓優秀傳統文化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不斷煥發生機活力,是山東作為文化大省的責任擔當。

    以文化體驗廊道為線,勾勒出“好品山東”的美妙線條。

    提起對山東的印象,我們能夠收獲無數答案。有人會說這里是儒家思想發源地,有著“孔孟之鄉、禮儀之邦”的美譽;有人會贊美秀麗的自然風光,泰山巍峨聳立,黃河從此地奔流入海;也有人會想到山東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歷史悠久的魯菜還有火爆的淄博燒烤……這些說法確實沒錯,但總感覺不夠全面。將文化資源和旅游資源更好融合在一起,在所有人心中勾勒出文化山東的完整樣貌,山東想出了一個好主意:

    今年2月,山東啟動文化體驗廊道建設,亮出沿黃河、沿大運河、沿齊長城、沿黃渤海、沿膠濟鐵路線“四廊一線”文化體驗廊道和“十大展示帶”建設的藍圖,五條文化軸線涵蓋的文化體驗廊道,覆蓋全省16市、93個縣(市、區)、1200多個鄉鎮(街道)、5萬多個村(社區)、7000多萬人口,總體規模占到全省的70%以上。

    “四廊一線”文化體驗廊道聯通重點景區、遺址遺跡、古城古鎮古村等節點,匯集“山東手造、山東智造”優質產品,可看、可玩、可參與、可帶走,體驗性強,帶動性強。

    齊魯大地的文化之美在這一筆筆的勾勒下愈發清晰,一個更加自信、鮮活的山東也慢慢浮現在所有人的面前。

    綠水青山間,處處藏著生活的“煙火氣”。

    齊魯文化畫卷上,既要有綠水青山的自然之美,也不能少了熙熙攘攘的“市井煙火”。在山東,想要體驗這種“煙火氣”,“黃河大集”是最好的選擇。

    什么是“黃河大集”?

    2022年12月23日,山東召開了“黃河大集”工作推進會,由省委宣傳部等13個部門共同打造的“黃河大集”品牌亮相。提出黃河大集將按照不同的季節主題,選定清明、夏至、秋分、小年等時間節點,設立春季“春游大集”、夏季“手造大集”、秋季“豐收大集”、冬季“年貨大集”,旨在借季節帶動產品文化集群,打造體現山東黃河文化鄉土風情的沉浸式體驗區。

    如今,“黃河大集”已經不僅僅是“好品大集”“年貨大集”,還是“文化大集”,集中展現了新時代物質生活的富足和消費品位的提升,成為山東文化和山東手造走向世界的重要渠道,正以其鮮活生動的文化魅力,為黃河文化注入源源不斷的蓬勃生機。

    黃河文化論壇的成功舉辦,也讓“黃河大集”的品牌影響力和美譽度進一步提升,更好傳承和弘揚黃河文化,成為山東文化“兩創”的一張新名片。

    在向文化強省邁進的道路上,山東深耕齊魯人文沃土,釋放文化“兩創”力量,一筆筆勾畫出文化山東的壯美畫卷。

    [來源:齊魯網] [作者:] [編輯:王柳儀]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