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亞種植、風味更豐富——
國產榴蓮上市!
七月二十五日上午,游客在三亞市育才生態區榴蓮種植基地采摘榴蓮。記者 王程龍 攝
國產榴蓮來了!眼下,海南三亞種植的榴蓮已收獲,味道怎么樣?海南怎么種出榴蓮的?帶著大家關心的問題,記者走進榴蓮種植基地一探究竟。
國產榴蓮什么樣?
在三亞市育才生態區,海南省優旗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旗公司)的1400畝榴蓮陸續成熟。一棵棵榴蓮樹在山坡上錯落有致,每棵樹上僅有三四顆榴蓮,個個果大飽滿。為了充分保存樹體養分,初次掛果只能少量留果。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周兆禧說,與東南亞同品種進口產品相比,海南目前成熟的金枕榴蓮能夠實現“樹上熟”,積累養分、風味更豐富。
優旗公司榴蓮種植總面積達1.2萬畝,但首批掛果的果園面積小、留果不多。除了用于產品發布等推介用途外,剩余產品將供應合作伙伴,用于在三亞和全國一線城市開設“樹上熟”榴蓮品鑒門店。
榴蓮何以“安家”海南?
據介紹,海南部分地區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引進榴蓮種植,但存活率一直很低。2018年,海南開始規模化引種榴蓮,目前全省已種植榴蓮約3萬畝。
周兆禧說,榴蓮種植門檻較高,對空氣、濕度、日照、溫度、肥水等要求苛刻。
“公司剛開始種時存活率僅有60%,不斷死苗不斷補種,探索并不容易。”優旗公司總經理杜百忠說,公司邀請泰國、馬來西亞榴蓮專家傳授經驗,并在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海南省農業科學院專家指導下探索適合當地的種植方式,如今種植存活率已達98%。
與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產區相比,三亞光照時長有優勢,但降雨量較少且季節分布不均。為了彌補短板,優旗公司建設了大型蓄水池,通過自動灌溉系統精準供應肥水。同時,采用人工和機械除草還田,施撒生物有機質肥提升土壤肥力。
海南省農科院熱帶果樹研究所所長馮學杰介紹,他和團隊對榴蓮品種資源開展了鑒定評價和區域適應性試驗,并研發了相應的肥水管理技術、栽培模式和病蟲害防治技術。
國內對榴蓮的需求仍將長期依靠大量進口
據統計,2022年中國榴蓮進口量達82.5萬噸。中國果品流通協會秘書長陳磊認為,國產榴蓮還未形成大規模商業化種植,短期內價格不會明顯下調,國內對榴蓮的需求仍將長期依靠大量進口。
杜百忠、周兆禧等業內人士認為,種植規模進一步擴大并迎來豐產期后,常規品種價格可能會適度降低。
依靠科研創新,種植門檻將進一步降低。馮學杰說,接下來還需強化種質資源引進與創新利用,同時,加大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控、花果管理、品質提升等關鍵技術研發力度。
除了海南,周兆禧和團隊還到廣西、云南、四川等地開展了榴蓮試種研究。周兆禧說:“我們正在培育抗寒品種,未來榴蓮適種區域有望從海南島向北推進。”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