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夏天,從來便是個熱火朝天的季節。
在千里之外的成都,大運會在正如火如荼;而在瓊島各地,夏天的火熱也借助體育的形式續寫活力篇章:或在日月灣浪尖上馳騁,或在觀瀾湖草坪上揮桿……各色體育新項目、新花樣層出不窮,讓廣大游客遇見海南的“另一面”。
冬奧之后,體育風潮熱度不減,而海南自身優越的自然條件、自貿港政策的扶持也為當地“運動+度假”模式擦亮了新底色。旅游是海南發展的金字底牌,體育是帶動經濟的強勁新秀,那在這個夏天如何讓兩者強強聯合,帶領海南乘風破浪?
一
時間回溯到2010年,一紙《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讓政策的春風吹至南海之濱,海南也正式吹響了建設國際旅游島的號角。
大力發展旅游業,只是海南實現經濟騰飛的開局一步。俗話說:“獨木難成林”當觀光旅游的產業紅利逐漸殆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對“產業+”的集成模式也提出了新要求,于是文旅融合發展的“金點子”便在瓊州大地上落地生根。
近年來,海南堅持用好思路拓寬好出路,主動擁抱時代潮流。從綜藝節目《夏日沖浪店》走紅全網,吸引游客們紛紛前來打卡藝人同款沖浪,到奧運冠軍谷愛凌在其社交媒體上向網民“種草”三亞潛水;從海南“村VA”火出圈、讓更多游客慕名而來成為體驗官,到引進國際國內大型沖浪賽事不間斷舉辦......“海南體育”在大眾視野中逐漸形成了自身的亮眼招牌,海南也迅速把握住這一波發展東風,快速精準對接游客需求,用心用情做好服務保障——一路探索,一路“破繭”,尋求一條“體育強省”的發展良方。
當國際旅游島遇上體育,又會產生怎樣奇妙的化學反應呢?
二
體育,是維系國人文化自信的紐帶。回想在冬奧會上,我國運動健兒憑借昂揚的精神風貌和優異的競賽成績向全世界大放異彩,在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偉大事業中有力展示了大國擔當,點燃了“中國驕傲”。
隨著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體育運動也逐漸成為人們生活方式的重要部分。沒有全民健康,何來全民小康?因此發展體育事業既關乎國家強盛,也與人民福祉休戚相關。大力鼓勵體育事業發展,是站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高度大處落墨,是高質量建設“體育強國”“健康中國”的關鍵落子。而體育精神的魅力也伴隨著產業的發展,不止體現在競技里,也逐漸浸潤于人們日常生活——它展示了生命的價值、展現了團結向上的互助精神,為實現共同富裕鑄就了堅實的精神后盾,凝聚了實現自貿港蓬勃興起的強大精神力量。
當體育賦能旅游,寓情于景,打造真正“沉浸式”運動體驗,何樂而不為呢?
三
謀求產業發展和任何一張組合牌都能打出“王炸”,唯有一意孤行才難以破局。要想找好海南發展的新大陸,就不能拿著原先的舊地圖,那我們應該如何寫就下一部“創新史”?
品牌優化是關鍵。海南依托得天獨厚的海洋環境和宜人的氣候,具備發展體育旅游的強大潛能。但我們也需保持清醒,要想一直走好“體育+旅游”這條新路子,關鍵在品牌壯大,要義是有口皆碑:在萬寧石梅灣體驗漿板樂趣、在儋州海花島跳傘……當前海南正努力將“潛水勝地”和“沖浪勝地”的名片越擦越亮,推出更加多樣化的特色項目以吸引更多水上運動愛好者紛至沓來。接下來,我們要堅定推進旅游品牌積極轉型升級,盤活本地體育項目資源、確保“體旅”經濟產業鏈有序鏈接、高效流通,打造發展動能更加豐沛的“海南品牌”。
提質增效是保證。海南正在全力推進創建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區,大力推進體育旅游供給品質化、治理規范化、服務標準化和效益最大化,然而“體育+旅游”正值發展風口,我們也要及時規避體育因為“恰爛錢”而無序擴張,堅持高質量發展好、規劃好體育旅游產業,以滿足人民需求的中心為基準點。除了海上體育項目,海南也正積極探索“海陸空”聯動:輻射發展陸上體育運動和航空體育運動,例如高爾夫、高空跳傘、馬拉松、徒步、沙灘排球等體育運動的興起與壯大,不僅著實提升海南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質量,也進一步釋放了當地旅游消費的效能潛力。
最近,網上有一個熱梗叫“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意思是在某個瞬間,生命的軌跡發生顛覆式改變。只是實現成功絕不在朝夕之間,任何發展都經過長期的布局和試驗,而要想海南的未來更加行穩致遠,我們就要抓住機遇,腳踏實地,開啟屬于海南獨一無二的命運齒輪,劈波斬浪,一往無前。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