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選出“最美人” 激發“好村風”
瓊山區道崇村用“積分制”樹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典型
7月28日,瓊山區紅旗鎮道崇村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典型暨爾裕村村規民約發布會舉行,表彰獲評“最美家庭”“最美庭院”等獎項的村民,并發布爾裕村村規民約。“好村風能激發百姓生活生產熱情,今后將持續舉辦‘最美人’評選活動,推動文明鄉風在村里蔚然成風。”道崇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吳海山說。
獲獎村民代表合影留念。記者 蘇弼坤 攝
依托“積分制”評選典型
當天上午,伴著快板、詩朗誦、歌曲獨唱等精彩節目,榮膺“最美媳婦”“最美庭院”“最美家庭”“我是能人”等獎項的32戶村民獲得表彰。看著手中的牌匾,“爾裕好家庭”獲得者吳海明顯得非常開心,“感覺非常光榮。”吳海明告訴記者,多年來他和弟弟一家居住在一個院落,與年邁的父母同吃同住,相處融洽。
為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今年以來,道崇村依托“積分制”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典型大評比。根據村民日常表現和積分情況,評出“最美家庭”“最美庭院”“最美媳婦”“我是能人”“爾裕好少年”“道德模范”等獎項。通過在全村樹立先進典型方式,發揮榜樣力量,推動文明鄉風在村內蔚然成風。
“此外,我們開展了‘流動紅旗’‘流動黃旗’大評比活動,激發各村民小組共同參與基層治理。”吳海山表示,該村每個月對村民小組進行人居環境、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的評比,通過綜合評比評出前三名,在發放“流動紅旗”的同時,為后三名發放“流動黃旗”,鼓勵村民積極勞作、尊老孝親、鄰里和睦、互幫互助。
好村風引領產業興
本次活動為瓊山區和美鄉村建設主題宣傳系列活動首場,旨在展現瓊山區和美鄉村建設新成就、好經驗、好典型,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當天,活動發布爾裕村村規民約,對愛國教育、道德品行、產業發展等提出要求,其中要求“用積分,獎善舉,講文明,促新風”,營造文明村風;要求“按規劃,種養殖”,努力打造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
走進爾裕村,村民房前屋后空地上,一株株紫玉米苗正挺直身軀沐浴陽光;村外橡膠林下,一個個嶄新的雞棚已搭建完畢,蛋雞在林下悠閑地踱步;沿村路行走,連片的椰子林和結果的山茶樹呈現眼前。“近年來,我們引進企業發展椰子產業,積極探索林下經濟和立體農業賦能結構轉型。在良好村風引領下,村民積極發展產業。”吳海山說。
“好村風激發大家的干事熱情。如今,我家除了種植紫玉米,還跟著養了一批雞。”爾裕村村民小組長梁昌學告訴記者,去年起他家開始種植紫玉米,并在村集體公司的帶動下,積極養殖蛋雞,帶來了可觀的收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