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她媽,是時候出手了!”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發帖,呼吁整治“開學儀式感”亂象,不要讓老師和家長被所謂的儀式感“綁架”。她還曬出了自己向有關部門發帖投訴的內容,得到很多網友的肯定和支持。(來源:上游新聞)
開學季要到了,你家孩子準備開學禮物了嗎?準備氣球彩帶蝴蝶結了嗎?走進班級,映入眼簾的是氣球、彩帶、拉花等一次性裝飾用品,桌上擺滿了小零食......不知情的還以為是去參加派對呢!近來,關于“開學儀式”的爭議不絕于耳,支持者認為講究“儀式感”能讓新學期元氣滿滿;反對者認為形式大于內容,花里胡哨,徒增家長及孩子的負擔。
對此,網友也議論紛紛,“怒贊,受夠這些花里胡哨的儀式了”“一年級新生尚能理解,高年級了真沒必要”......網友也總結了幾點原因,首先是部分家長攀比心較重,追求形式上的儀式感;其次校園班級注重面子工程,會在公眾號、美篇號上更新,也是為了增加校園美譽度。此外,電商平臺還有商家借機營銷,大肆鼓吹開學儀式重要性等。
在筆者看來,開學季來臨,我們更應該以理性、客觀的態度去看待開學儀式感,在經歷了悠長的暑期之后,學生狀態普遍松弛,營造一定的學習氛圍感無可厚非,但不該過度營銷“開學儀式”。最好的開學儀式是,孩子們共同將教室打掃得干凈整潔,為新課本裹上書皮,要知道開學季的主角可是中小學生,而非家長和老師,校方也不該為了招生及校園形象,去道德綁架家長們,這不利于形成優良的學風。
同時,校方應更加注重“開學第一課”,這里的“第一課”,可以是校園安全教育,可以是禁毒防災教育,也可以是主題班會分享活動?!伴_學儀式”不該是派對的形式,更應該是座談會的形式,同學們可以分享暑期見聞,例如研學旅行、體育愛好、閱讀心得等,也可以暢談新學期的目標、計劃、方向等。作為授課的老師們,也可以向孩子們闡述教學計劃,將深入探索和學習的過程,向孩子們講述,雙方也不再是單向的授課,而是作為領路人,共同去探尋答案。
眼看開學季就來了,老師們應該認真思考,多在內容上下功夫,減少儀式上的形式感,共同營造良好的校園學習氛圍。(馮定輝)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