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八點半,從事文字工作的小花(化名)開始了一天的工作。為了緩解工作的焦慮,每周有兩三天,她都會點上一杯奶茶。“比起瓶裝飲料,現制奶茶口感更好,選擇更多,更新也快,自己選擇配料、甜度的過程也十分享受。”在小花眼中,“這是當代年輕人的生活儀式感。”(來源:光明日報)
早年間,“新茶飲”的說法還未流行,一杯沖泡式奶茶即可滿足消費者需求。現如今,新茶飲的定義更為精準,以茶葉、水果、鮮奶等為原料,做法品質不斷追求創新,從新品種類、門店裝潢、服務體驗等環節,都得跟上時代的變化。不難看出,一杯新茶飲折射出的是大眾消費者對生活品質的追求。
《2022新茶飲研究報告》顯示,截至去年底,全國新茶飲門店總數達48.6萬家。但與此同時,新茶飲的添加劑、含糖量、配料比等指標,也引發消費者關注。早期的茶飲,主要追求口感、色澤、性價比等,隨著基本消費需求得到滿足,更高層次的健康需求就凸顯出來。當下,新茶飲的競爭已進入白熱化階段,哪家品牌能在保證品質的基礎上,兼顧高層次的健康需求,自然就能俘獲大眾的芳心。
那么在選擇新茶飲時,該如何兼顧“好喝”與“健康”呢?眾多健康讀物告訴我們,奶茶中含有較高熱量及糖分。尤其是,現制的新茶飲,例如,奶茶的熱量、含糖量、標準比是否統一?消費者們并不知情。當前,我國對于現制新茶品也尚無統一標準,對于配料表、凈含量等標準,也無硬性規定。更何況,在人工制作過程中,無法像流水線機器那般精準化。
不過隨著行業快速發展,也有部分社會團體出臺了行業標準。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發布《茶類飲料系列團體標準》,明確了現制奶茶、現制奶蓋茶等5類產品的范圍、要求、檢驗規則等,要求中進一步細分了微生物限量、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劑等具體指標,這也標志著現制飲料行業的標準化進程正逐步加快。
在標準化環節上,業內人士也達成共識,要從產業鏈上游入手。換句話說,就是對原材料進行嚴格監管,例如,鮮果采購標準、奶制品的原產地、添加劑的準確劑量等,都要從正規渠道采購。某品牌相關負責人表示,深入到供應鏈源頭,從原料源頭端去把控產品的健康化,是目前新茶飲品牌正在主要探索的方式,包括定制原料、自建工廠等方式。
所以眾多茶飲品牌,要從原料茶葉、鮮果、奶制品及小料上下功夫,努力追求品質升級和健康營養。在營銷上,也要提供無糖、低糖、半糖等選項,最好是向消費者公開配方表,獲取消費者的信任。在小料上,五谷雜糧類、益生菌、膠原蛋白、透明質酸等選項,也符合消費者健康化、速食化的需求。如今,隨著新茶飲消費市場的迅速擴張,單純靠新品、營銷等手段,難以實現消費迭代增長,品牌商要努力尋找品質、健康、價格、體驗等主要元素的平衡點,消費者自然也會“用腳投票”,篩選出一批更健康、高品質的新茶飲。(陳麗萍)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