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秀英區石山鎮昌道村有個非遺剪紙的“家”
“老手藝”剪出繽紛世界
一把剪刀,幾張宣紙,剪紙藝術家憑借巧手,剪出五彩繽紛的世界。海南省“南海工匠”、秀英區政協委員黃海桃就是這樣一位心靈手巧的民間藝術家。
9月19日,黃海桃在工作室里帶領孩子們學習剪紙技能。記者 孫士杰 攝
8年前,“黃海桃技能大師工作室”在秀英區石山鎮建新村委會昌道村安家落戶,在鄉村扎根的非遺“老手藝”,不僅傳承了優秀傳統文化,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還為村民提供了致富門道,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為剪紙作品尋找“家”
《海南風情》《雨林鹿鳴》《五十六個民族》……9月19日下午,記者來到黃海桃的工作室。走進展廳,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剪紙作品映入眼簾,作品飄逸流動、新穎雅致,展現出獨特的魅力。
剪紙是我國流傳已久的民間工藝,2009年中國剪紙項目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受家庭影響,黃海桃自小喜歡剪紙,一把剪刀、幾張彩紙貫穿了她的整個人生,也推著她在剪紙藝術的創作道路上越行越堅定。
十幾年來,黃海桃在剪紙技藝的基礎上,潛心研究剪和刻的協調之美,將剪紙藝術從單一的表現形式推向多元化,創作了一批批反映海南熱帶風貌和民族風情的剪紙作品。
2015年,黃海桃為作品開啟尋“家”之旅,經過無數次輾轉找尋,她最終把“家”安在昌道村,讓非遺“老手藝”扎根“新土壤”。
“一次偶然的機會來到昌道村,我就喜歡上這里,這里不僅環境好,人文風情還特別美,讓我有了家的感覺。”黃海桃說,在籌備建設工作室和非遺剪紙作品展廳的過程中,她得到秀英區各級部門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區委統戰部深入現場了解需求,昌道村干部群眾經常過來現場幫忙,及時解決她遇到的難題。
計劃興建非遺剪紙博物館
“同學們看一下,這是大家熟悉的火山荔枝,今天我們來學習怎么剪出火山荔枝。”當天下午,昌道村的孩子們在黃海桃的帶領下,開啟了一堂妙趣橫生的剪紙課。
黃海桃一邊為大家講解剪紙的細節和要領,一邊拿著剪刀在紙上“龍飛鳳舞”。在她的巧手中,剪刀變得靈動起來,伴隨著“咔嚓”聲響,寥寥幾下,一顆顆飽滿的荔枝便躍然眼前。
“我喜歡跟著黃老師學習剪紙,剪出作品很有成就感。”小學生陳惠瑩說。近年來,黃海桃不斷開設非遺剪紙公益課堂,用形象生動的剪紙課在學生心中埋下傳承傳統文化的種子。
今年2月,從學校退休后,黃海桃有了新計劃——興建一所海口市非遺剪紙博物館。她的計劃得到了海口相關部門、秀英區旅文局以及區文化館的大力支持。
“我們將傳統技藝與創意設計相融合,研究一批有特色的文創產品,并為村民舉辦培訓課,讓民間文化賦能鄉村振興。”黃海桃說,希望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引領帶動更多群眾就近就業、增收致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