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9月25日消息(記者韓俊元 史子楊攝影報道)近日,瓊山區大坡鎮東昌居的陳先生向海口網反映,該社區有居民在家中飼養了大量的流浪貓,這些流浪貓不僅讓社區充滿異味,有時晚上的貓叫聲還會影響鄰居休息,為此鄰里間鬧得挺不愉快。
飼養流浪貓業主曾女士的住宅。 韓俊元 攝
社區居民:流浪貓異味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與飼主爆發激烈沖突
9月21日下午,記者來到了位于大坡鎮的東昌居,在受訪者指引下,找到了流浪貓飼主的住宅,見到了飼主曾女士。由于雙方積怨已久,現場受訪者及周邊鄰居與曾女士爆發了激烈的沖突。
陳先生對記者說,飼主房子里養了至少有二十只貓,從今年年初起,就能在附近聞到小動物的異味,特別是正午時分,異味最為強烈。“那種味道讓人感到不舒服,我家正好住在她家附近,家里人有好幾個月都不敢開窗,買菜和晨練都是繞道往氣味沒有那么濃烈的地方走。”陳先生說道。
曾女士家中的流浪貓。 (受訪者供圖)
另一位居民吳阿姐表示,有時即便關門在家也能聞到很大一股味,刺鼻的氣味使得她反復咳嗽。為了減少影響,他們只能在房內噴灑清新劑,擺放綠植,但效果有限。此外,在動物發情期的夜晚,貓叫聲也會影響到她和家人正常休息。
飼主:正在努力尋找合適的領養人,目前收效甚微
對于鄰居們的指責,飼養流浪貓的居民曾女士則非常委屈,她向記者介紹,原本家里只是養了兩三只寵物貓,去年她和家里人又陸續救助了幾只流浪貓,但由于疫情期間不在家中,家里人未給流浪貓做絕育,于是就從幾只繁衍成了二十多只。
“我和家里人不愿意把貓咪直接丟出去讓他們流浪,所以就打算自己先養著,等找到合適的領養人再送出去。”曾女士表示,今年年初,鄰居們就已經向她提出了異味的問題,她便買了消毒水、清潔劑以及消毒燈等設備來處理,這幾月她每天都在頻繁清潔房間,盡量降低異味的散出。
可是為流浪貓們尋找合適的領養人并不容易,曾女士在各個小動物保護的微信群內發布消息求助,然而收效甚微。“許多人都是心血來潮,過來領養了幾天之后覺得不想養了,就又送回來了。”對此曾女士無奈地說道。由于貓咪領養的問題得不到解決,她與鄰居之間關于流浪貓去留問題的矛盾越來越大,爭吵的次數也越來越多,原本和諧的鄰里關系也愈發糟糕。
針對這一問題,記者當天采訪了大坡鎮東昌居社區工作人員李海輝。李海輝說道,本月的14號東昌居的社區工作人員對曾女士一家和陳先生以及附近居民開展了調解工作。目前最大的困難在于,曾女士家中飼養的流浪貓無法找到合適的養主,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他希望通過海口網這一平臺,幫助流浪貓們找到合適的“新家”,以解決這一長期困擾雙方的矛盾糾紛。
律師:飼主很有可能會承擔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 望早日為流浪貓找到容身之處
針對該問題將如何更好地處理,記者也聯系到了海南省小動物保護協會的相關負責人,該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協會已經得知了曾女士的相關情況,后續將持續關注這一事件。
海南瑞來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源明表示,業主曾女士自費救助流浪貓的行為,是富有愛心的表現。但是,個人選擇的生活方式,不論是飼養寵物或是其他行為,都不應當影響其他人的合法權利。不對鄰居的生活造成負面影響,即為飼養寵物需要遵守的基本要求。曾女士飼養了二十多只貓,已經超過了必要的限度,給鄰居造成了聲音、氣味的困擾,違反了法律的規定。如產生民事糾紛,很有可能要承擔民事責任。
“飼養動物,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或者放任動物恐嚇他人的,將處警告或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王源明說道,在飼養動物時應當遵守社會公德,不要妨礙他人的生活,否則可能會受到相應的行政處罰。
在此,王律師建議社區工作人員以及小動物保護協會工作人員積極幫助曾女士聯系社會各界愛心之士,早日為流浪貓們找到容身之處,化解鄰里糾紛。
想要收養貓咪的愛心人士可撥打海口網熱線(0898-66822333)或者在海口網微信公眾號后臺留下聯系方式,工作人員將代為聯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