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10月2日電 題:用“含綠量”提升含金量——黑土地“長”出綠色工廠
新華社記者
10月的黑土地,豐收的味道在空氣里彌漫。在城鎮、鄉村,越來越多的綠色工廠也迎來了忙碌季,沖刺著全年的好光景。
偌大的廠房干凈整潔,只有少數員工巡檢,自動化流水線有序運轉;控制室的大屏幕上,各個設備的物料供應、運行狀態、管理數據等動態顯示,一目了然……這是記者近日在黑龍江伊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看見的一幕。
黑龍江伊品位于黑龍江省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是一家玉米深加工企業,產品出口8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0年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綠色工廠名單。
“數字化賦能減少了人工操作環節,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公司蘇氨酸數字化示范車間主任張鵬說,在這里,玉米經過深加工變身蘇氨酸,附加值提高了3倍多。
近年來,隨著綠色生產制造備受重視,越來越多的企業兼顧“經濟賬”“環保賬”,加快向碳排放最低化、資源利用最大化轉型發展。
黑龍江伊品技術管理部主任張杰告訴記者,依托全流程監控數據,可以實時優化工藝參數,提升生產效能。當數據出現異常波動時,能夠及時處理,降低事故和廢品率,控制生產過程中的浪費。
通過大力鼓勵獎勵生產和管理創新,今年以來,公司員工圍繞綠色、降耗進行節電節能改造17項,累計節省生產經營成本百萬元,能源利用效率進一步提升。
“綠色發展是增強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公司副總經理哈萬軍說,雖然短期內數字化升級、節能減排投入有所增加,但長期看,企業的生產成本更少、產品廢品率更低、生產效率更高,算好“發展賬”才能越走越遠。
不止是生產環節,在黑龍江杜爾伯特經濟開發區,綠色理念體現在方方面面。
行走在杜爾伯特經濟開發區,一棟棟標準化廠房鱗次櫛比,園區內綠意盎然,綠化覆蓋率超過36%,路燈、景觀燈均使用太陽能及LED節能燈,減少能源消耗。
開發區服務中心副主任徐彥飛說,開發區搶抓“綠色機遇”,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整體布局,錨定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發力,被工業和信息化部評為2022年度綠色工業園區。
截至目前,開發區工業固體廢棄物(含危廢)處置利用率99%,綠色電力消費占比超過30%,新建工業建筑中綠色建筑比例超過42%。
逐“綠”前行讓開發區動能煥新。
開發區多次拒絕重污染、治污難項目入園,引導企業淘汰落后技術工藝和裝備,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目前,開發區培育國家級綠色工廠3戶,擁有數字化(智能)車間企業12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園區工業總產值一半以上。
近年來,老工業基地黑龍江從專班推動、政策支持、幫扶培育等方面推出一系列舉措,支持制造業企業綠色轉型,用“含綠量”提升含金量,已累計培育國家級綠色工廠65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4戶、綠色設計產品24個,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記者劉偉、王春雨、強勇、金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