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出現過這樣的情況:在雙手提重物時會頭暈、視物模糊或重影、眼前發黑、走路不穩等,此時量一下血壓就會發現,兩只胳膊血壓是不一樣的。
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當心,可能是得了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這時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檢查。
為什么兩只胳膊血壓不一致?
正常人的兩只胳膊血壓可能不是完全一致的,這可能與測量姿勢、測量誤差及血管先天變異等因素有關。正常情況下左側血壓會比右側高5~10mmHg,所以如果兩只胳膊的血壓相差<20mmHg是正常的。
但是,如果經過多次測量,兩只胳膊的收縮壓相差都超過了20mmHg,那就提示血壓較低一側胳膊的供血動脈(鎖骨下動脈、腋動脈和/或肱動脈)存在狹窄或閉塞性病變。
若出現此類情況,血壓應以相對較高的一側為準,建議患者到相關醫院進行上肢和頸部血管超聲檢查,以發現狹窄部位,明確血管病變的性質,及早治療。
如果兩只胳膊血流不對稱,血壓較低的一側抓握重物時可能會出現“偷”血以滿足機體需要的現象,患者因此可能會出現頭暈、視物模糊等缺血癥狀。
這是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的表現。
什么是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
簡單說,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就是手臂“偷”了頭部的血,導致頭部供血不足。
正常情況下,鎖骨下動脈負責供血給同一側的手臂動脈,同時通過其分支椎動脈參與顱內后循環動脈的供血。當一側鎖骨下動脈發生重度狹窄或閉塞時,同側的胳膊供血就會受到影響,所以部分患者會出現患側胳膊血壓降低或觸摸不到脈搏等情況,而且由于血流量減少,患側會出現無力、麻木的現象。
當患者使用血壓減低一側的胳膊進行抓握重物等活動時,胳膊需要的血流量就會增多,但由于狹窄或閉塞的血管內血流量不能滿足活動后的需求,只好從頭部“盜”血,通過椎動脈從顱內或對側鎖骨下動脈“偷血”,以滿足患側胳膊的供血需求,從而造成腦缺血,這時患者可能會出現頭暈、視物重影或模糊、眼前發黑、走路不穩等顱內后循環動脈缺血的癥狀,這就是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
嚴重的患者可能會因為腦缺血而出現意識喪失,導致突然跌倒等意外的發生。所以,如果在用力甩手或者拿重物時出現頭暈,一定要馬上停止活動,并且慢慢坐下或平躺下來,讓血液回流到頭部。
除此之外,還要及早對胳膊和頸部血管進行相關檢查,可以通過頸部血管超聲、頭頸部計算機體層血管成像等方法明確是鎖骨下動脈狹窄還是閉塞,以對癥治療。
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該如何治療?
1、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
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有內科治療和外科治療兩種方式,采用哪種方式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內科治療以擴容治療、維持適宜血壓以保障正常腦血流灌注為主,同時進行抗血小板聚集、調節血脂等治療。病因為動脈粥樣硬化的盜血綜合征老年患者可以采取內科治療,服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聚集藥物以減少血栓的形成及發展。
如果是鎖骨下動脈閉塞或狹窄的患者,需要進行外科手術治療,如通過球囊擴張血管成形術、血管內支架置入術、頸動脈內膜切除術、頸內外動脈旁路移植術等血運重建方法以改善腦血流灌注?
經過內科或外科治療后,大部分患者的肢體抖動發作程度及頻率可降低甚至完全緩解。
2、做好生活護理
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患者除了上述常規治療外,還需要重視日常護理,從飲食、生活習慣等各方面進行調節,避免危險因素,以利于疾病恢復,達到更好的預后效果。
首先,飲食要清淡,以雞蛋、牛奶、瘦肉粥、豆腐等易消化又富有營養的食物為主,還要多吃水果和蔬菜,以補充維生素,忌油膩、生冷、辛辣、高油脂、高熱量的食物。
其次,術后24小時內盡量少活動,以避免出血及人工血管扭曲。兩周內避免頸項劇烈運動,以利于血管內膜生長。
再次,注意生活方式,保持生活規律,避免疲勞和熬夜,戒酒戒煙,保證充足的休息,以利于身體恢復。
最后,注意情緒管理,及時調整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必要時可尋求心理治療,減輕焦慮癥狀。
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目前還沒有有效的預防方式,患者可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清淡的飲食習慣,戒煙、戒酒。
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暈眩、昏厥等癥狀,同時伴有上肢缺血性癥狀,可以測量兩只胳膊的血壓,如果血壓相差20mmHg以上,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