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位于秀英區招商局大廈的海口數字科技創新平臺內,數百名大模型標注師正借助數據標注平臺,熟練地對大模型生成的內容數據打分、排序,一串串數字成果從這里產出,加速產業、人才等要素集聚。
近年來,海口穩占數字產業發展新賽道,通過優化產業布局、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等手段,多舉措為產業發展搶抓新機,推動數字產業“聚鏈成群”。
要素集聚賦能產業集群
明確賬號標簽、設計轉化路徑、選定選題方向、評估視頻腳本、跟蹤數據指標……連日來,坐落在復興城國際離岸創新大廈的電商直播基地迎來一批又一批新學員,現場學習電商直播技巧。“如今,僅需一部手機,就能撐起草根主播的直播夢。”培訓導師陳銘浩說。
陳銘浩還有另一個身份——海南您好傳媒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人,該企業在去年底落地復興城后,以園區優質配套服務為依托,充分利用自貿港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目前已培育孵化數十名外籍直播達人,對接173個源頭廠家,在3個國家建立起6個海外倉,各項業務在園區實現長足發展。
這只是復興城數字企業發展的一個縮影。作為我省數字產業集聚區,今年以來,復興城重點謀劃布局跨境數據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兩大細分產業,挖掘產業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向高質量打造千億級數字經濟產業集群的目標邁出堅實步伐。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復興城實現營收超700億元,新注冊落地企業超600家。
美蘭區數字經濟園區(國興分園),工作人員介紹已進駐園區的企業。記者 陳長宇 攝
集聚化發展,是新興產業走向繁榮興盛的必由之路。今年8月投入使用的海口數字科技創新平臺,已建有包括百度智能云(海口)人工智能基礎數據產業基地、城市數字化運營中心等在內的3基地5中心。其中,百度智能云(海口)人工智能基礎數據產業基地是百度智能云與海口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國內首個大模型數據標注中心。
位于大英山金融集聚區的美蘭區數字經濟園區(國興分園)不斷深化創新創業孵化服務,目前已吸引樂狗科技、莫爾茲科技、智火文體科技等近20家企業相繼落戶,預計到2023年底,園區企業將實現營業總收入約2.4億元。
當前,海口復興城二區國際數字港國際總部大廈、芯片設計產業大廈、數字貿易產業大廈相繼實現土建完工,標志著項目正式打響竣工投產“收官戰”,秀英區持續推動AI數字港在西海岸核心區域落地,美蘭區加速推進數字經濟園區二期項目建設,將于2024年1月投入使用……隨著一個個數字產業相關項目建設的推進,海口未來數字產業正在朝著規模化方向發展。
“數字+”深入多個領域
10月8日8時許,在海南金盤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盤科技”)的海口數字化工廠內,員工們拿出手機登錄企業APP,打開今日工作任務,手指輕輕一點——電磁線和絕緣材料就被無人運輸車準確運送到指定的生產線上。
數字化,為企業生產運營不斷提質增效。
金盤科技于1993年在海口綜保區成立,不僅是全球干式變壓器行業的優勢企業之一,也是全球領先的新能源電力系統配套提供商,曾上榜“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金盤科技董事總經理李輝認為,企業要想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必須尋找新的增長極,而數字化轉型升級,正是金盤科技開辟的新賽道。
建設數字化工廠、承接數字化工廠解決方案業務、培育數字化新生態……如今,金盤科技以技術賦能,在海口、桂林等地建設的4座數字化工廠已建成投產,武漢的3座數字化工廠也計劃在年內竣工投產。截至今年7月,該企業已累計承接超4億元的數字化工廠整體解決方案業務訂單,逐漸成為業內領先的數字化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數字化浪潮不僅為企業轉型加足馬力,也逐步滲透到城市、產業和個人生活中。
在海口關免全球購跨境電商直播基地,主播通過直播向觀眾介紹跨境電商商品。(資料圖)記者 孫士杰 攝
談起“海易辦”APP為生活帶來的便利,市民陳女士感嘆道:“學區查詢、學位申請都可以通過線上完成,足不出戶就搞定了孩子入學的所有事情,真是太方便了。”
原來,陳女士家的“二寶”到了上小學的年齡。今年7月,正當她準備去學校提交相關紙質材料時,同事把“海易辦”APP推薦給了她,手指輕觸間,陳女士坐在家中就把孩子入學的事項全部完成,全過程不需要提交一份紙質材料,不需要跑一家單位。
在海口,有越來越多的群眾與陳女士一樣,正在通過“云”上辦事享受便捷生活。據悉,“海易辦”平臺通過數字化打造,已上線涉及本地生活、離島免稅、交管業務等11類政務服務,匯聚公積金、社保、就業等8364項政務服務事項,上線40多個部門聯辦“一件事一次辦”130項主題。截至目前,“海易辦”平臺個人用戶注冊數超3405萬,企業用戶注冊數超156萬。
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
2023年海口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培育打造千億級數字經濟產業平臺。力爭數字經濟實現營收800億元以上,
園區營業收入、稅收均增長20%以上。“實現產業發展‘可持續’,聚焦打造‘特色化’是關鍵。”海口市科學技術工業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聚焦人工智能、區塊鏈、集成電路等領域,數字經濟技術創新發展成效初顯,全市數字產業發展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組織開展第一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的競爭性評審工作,根據評審結果,30個市(區)被納入第一批試點范圍,海口位列其中,獲得獎補資金1.5億元。
政策與資金的傾斜,為我市數字產業發展迎來良機,如何乘勢而上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海口市科學技術工業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認為,數字產業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當前仍有產業數字化轉型有待增強、頭部企業效應偏弱、市場整體增長乏力、政策支持服務體系不夠完善等一系列“卡脖子”難題亟待解決。
未來,我市將充分結合發展實際,利用園區集聚優勢不斷完善產業鏈、拓寬產業服務場景,以政策反饋機制為橋梁,做好園區、企業跟蹤服務,聚焦細分領域推動數字貿易、人工智能、數字健康、數字文化等產業發展,打造特色產業集群,同時聚焦科技創新支持企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推進海口數字產業發展穩中向好、創新增效。
高質量發展的“數字密碼”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當前,數字產業發展面臨重要機遇,從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到新產業新業態的不斷涌現,數字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日益凸顯。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發現,各企業對數字產業的未來滿懷信心。
美蘭區數字經濟園區(國興分園)負責人賈宇輝認為,當前數字企業的加速集聚,將帶來更多增長點、增長極的形成,促使各企業塑造自身的競爭優勢,推動產業特色化、差異化發展。
秀英區百度智能云(海口)人工智能基礎數據產業基地聚集了大批青年人才。圖為工作人員在優化數據信息。記者 石中華 攝
我市已形成以四個重點園區為核心的數字產業布局,各園區紛紛發揮平臺載體功能,推動數字產業在電子信息制造業、設計產業、跨境電子商務、數字貿易等多領域的深度融合。產業的集群化發展還將產生規模效應,通過技術外溢和知識共享,提高數字產業創新能力,為傳統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數字化轉型支撐。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越來越多企業競逐數字產業賽道,以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雙輪驅動,推動海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