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劉偉杰
近期,數字經濟板塊頻頻獲得政策扶持,成為領跑A股市場的“中流砥柱”。新型工業化此前被定位為國家級大戰略后迎來政策密集爆發,相關概念股反復活躍。日前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路線圖”也被明確量化指標,不少個股聞聲大漲。
多位公私募基金人士表示,新型工業化獲得強大政策支持,意味著將被安排在發展方向的優先級中,該行業的發展離不開人工智能(AI)、算力基礎設施、高端制造等環節的助力。數字經濟板塊有望持續成為A股市場結構性機會的“主力軍”。
新型工業化概念反復活躍
10月10日,新型工業化概念股再度活躍。自9月下旬以來,工業母機等細分板塊受到市場追捧,通信和芯片等賽道個股也明顯走高。
新型工業化在9月下旬被高層定位為國家級大戰略獲得市場矚目,被視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驅動力量。業內人士表示,新型工業化包括工業母機、工業軟件、工業機器人、量子通信、芯片制造等細分環節,而重點是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
“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重大方向,也是這次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目標和要求。”某頭部公募基金人士認為,具體到產業鏈,新型工業化上游包括工業生產和工業數字化中所需的基礎設施,如5G基礎設施、服務器、數據庫等;中游為新型工業化過程中開發的一系列軟硬件,如研發設計類軟件、經營管理類軟件、工業機器人等;下游則為相關應用場景的工業廠商,如汽車制造行業廠商、金屬冶煉廠商等。
該基金人士稱,新型工業化的進一步推進將助力工業母機行業再次站上風口,隨著政策不斷向高端制造、新型工業化傾斜,產業鏈各環節有望充分受益。同時,工業互聯網作為數字化和工業基礎的聯結,也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此前,工信部表示,我國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建成了45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主導產業總產值達20萬億元。我國擁有龐大的市場、完整的產業體系和齊備的配套能力,緊緊扣住高質量這個關鍵詞,扎實推進新型工業化,將不斷增強工業發展新動能,助推中國式現代化。
新華基金權益投資部基金經理鄧岳表示,定位成國家級大戰略,為新型工業化的長期發展奠定了高層級的基礎,意味著在國家的所有政策發展方向的優先級中,排在了非常靠前的位置,極強的政策支持力度為行業落地打下了堅實基礎。這有利于相關企業在中短期擴大資本開支和產品生產,以及長期提高工業效率并開拓新的數字經濟發展方向。
在鄧岳看來,新型工業化對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直接相關的計算機軟硬件、通信、電子等賽道有直接催化作用,也利好提高效率的機械設備賽道。包括AI等在內的多種新技術和傳統機械技術的共同融合才能最終實現新型工業化。
算力高質量發展“路線圖”出爐
根據工信部消息,六部門近日聯合印發《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簡稱“《行動計劃》”),從計算力、運載力、存儲力以及應用賦能四個方面提出了到2025年的發展量化指標。A股相關公司在10月10日聞聲“沸騰”,包括存儲芯片、汽車芯片、時空大數據和光通信、光學光電子、半導體等板塊漲勢喜人。
止于至善投資總經理何理表示,六部門印發重磅《行動計劃》,明確算力是集信息計算力、網絡運載力、數據存儲力于一體的新型生產力。與新型工業化類似,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強調科技創新、協調發展,從而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何理表示,我國宏觀經濟有望通過關鍵核心技術驅動,迎來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人工智能有望帶來生產力的發展,進而推動新型工業化的進程,加快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速度。
酷望投資總經理楊如意認為,在新型工業化被定位成為國家級大戰略后,對算力基礎設施的發展政策緊隨而至,體現了政府對發展數字經濟到新型工業化,從戰略層面到戰術層面的重視程度。新型工業化的加快推進,將顯著提升我國的綜合生產效率,為我國的宏觀經濟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打下基礎,而算力基礎設施是其中的核心環節之一。
看好確定性投資機會
當前,AI被譽為下一代能與互聯網技術大發展媲美的科技革命,成為數字經濟的“靈魂”所在。有機構稱,AI未來在新型工業化、人機交互、自動駕駛、生產制造、科研等方面都能進行深度融合并帶來顯著的效率提升。
在二級市場上,AI板塊的走勢與新型工業化、算力及半導體方向已密不可分。有業內人士表示,新型工業化的布局領域包括裝備制造、原材料、消費品、電子信息、高技術轉化應用等產業,錨定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的建設目標,而未來的主攻方向則在智能制造。
楊如意認為,今年以來AI的投資邏輯已快速得到市場認可,因此板塊估值普遍處于短期高位。新型工業化等相關領域還未明顯受到資金關注,這是未來可以關注的投資方向。新型工業化的發展,離不開AI、算力基礎設施等領域的助力,四季度A股可適當關注算力板塊、AI大模型、機器人等細分領域的結構性機會。
何理表示,繼續看好AI在未來行情中的演繹。從四季度來看,可重點把握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以及算力產業鏈的新機遇。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