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區蒼西村念好“三字訣”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用“紅色”繪出基層治理新底色
蒼西村新時代黨建主題公園內,童心樂園設施齊全,趣味十足,可滿足周圍孩子游玩需求。記者 康登淋 攝
打球、跳舞、散步、學習……在蒼西村新時代黨建主題公園,景色宜人,村民在休閑鍛煉、親子活動中學習黨史知識、體驗紅色文化、感受古村魅力。今年以來,龍華區城西鎮蒼西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念好建、治、融“三字訣”,著力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穩步推進全省首批基層治理創新實驗區建設,紅色古村正在煥發新的活力。
念好“建”字訣 打造紅色教育新陣地
走進蒼西村新時代黨建主題公園,地面鋪設著青石板,廣場中心上的紅色宣誓區非常醒目,步行道周邊是新栽種的各種綠植和整齊的小路燈,整體風格簡約雅致,將黨建元素與公園花叢融為一體,讓村民在幽靜的綠樹叢中接受黨建教育熏陶,使黨建文化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在一塊石碑上,刻有蒼西村22位革命先烈的名字。據了解,革命戰爭時期,蒼西村英雄兒女踴躍參加革命斗爭,他們英勇頑強、不畏犧牲,與敵人進行殊死的戰斗。
“厚重的紅色文化長期以來激勵著蒼西兒女自強不息、砥礪前行。”蒼西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智介紹,此次該村以創建全省首批基層治理創新實驗區和打造市級基層治理示范點為契機,將原有的閑置地改造成黨建主題公園后,不僅美化了村容村貌,還為黨員、群眾提供了一個休閑健身、文體娛樂和學習交流的活動場所。每天都有近500人來此休閑健身。
念好“治”字訣 解決群眾身邊的“關鍵小事”
行走在蒼西村內,道路干凈平坦,兩側滿目青翠。“進村路口沒鋪水泥之前,每次一下雨,路面全是積水和黃泥,而且常常堵車,出門是一件煩心事。”蒼西村民張運開回憶道,今年8月,村口路段硬板化,建起了鋼管圍擋,有效規范了占道停車,現在道路比以前通暢多了。
據了解,蒼西村堅持把黨建引領網格治理作為增進民生福祉的有效途徑,著力解決群眾身邊的“關鍵小事”,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結合“雙報到”和小區黨建工作指導員選派工作,蒼西村推行“領導包村、干部聯戶、設崗評星”黨員聯系群眾制度,組建了6支“志愿服務隊”,全村83名黨員,劃分為14個網格,采取兩委包片,黨員、代表聯系戶的形式,做好“串門”工作,動態收集村民需求、化解矛盾和宣傳政策,形成“小事找黨員、大事找支部”的工作格局。
今年1月份,村民蘇某等人與張某發生土地糾紛,網格員了解情況后,約好雙方到村里調解室進行調解,經過多次協調,最終雙方握手言和。
念好“融”字訣 積極探索村企民共富機制
為提高村集體收入,近年來,蒼西村積極盤活資源,通過資源對外出租,帶動了村集體經濟發展,村民們的日子也紅火起來。通過出租土地,2022年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700萬元。此外,蒼西村為經濟合作社成員購買了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每人每年還能獲得約3000元的分紅,高齡老人、優秀學子等還能享受相應福利。
蒼西村轄區聚集椰海糧油交易市場、金盛達建材城、省冷商貿城(在建)等大型批發商城,以及各類中小微企業5000余家,個體戶1000多家。如何進一步服務好企業和解決居民就業問題?是擺在蒼西村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
“不久前,我們與轄區6家企業黨組織成立了‘村企共富’黨建聯盟,實行村企共治,推動村企互動、發展聯動、就業帶動,將進一步帶動村民共同富裕。”王智介紹,此外,海南就業驛站蒼西村站打造“一站式”綜合就業服務平臺,今年以來,已舉辦了3場小型的招聘會,有45家企業提供157個崗位,解決了42人就業。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