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桂林洋經濟開發區豐興社區西村環衛工——和美鄉村里的“簡單”日常
從興洋大道一路向西,導航把我們引入了桂林洋經濟開發區豐興社區西村。
腳下,一條干凈的水泥路在水塘和草坪之間蜿蜒開來,片片竹林和修剪漂亮的綠植點綴著草坪,草坪中央是一棵掛滿紅燈籠的大榕樹,讓人仿佛置身城市公園一角。
倒是路口一片綠油油的水稻田提醒我們:進村了。
村民謝桂華身著環衛工作服,正在大榕樹下清掃雜物。記者跟隨謝桂華一路前行,戲臺、球場、健身區、兒童游樂場……一圈下來,謝桂華掃回來的垃圾只有落葉。
謝桂華是豐興社區西村人,48歲,在環衛工人的崗位上工作了12年,清掃村里的角角落落是她的工作日常。
豐興社區環衛工人謝桂華準備去清理草坪。 記者 蘇弼坤 攝
當被問到做環衛工作辛不辛苦時,謝桂華自豪地說:“不辛苦,現在工作簡單多了!”近年來,隨著村莊硬件環境的顯著提升,道路硬化延伸到各家門口,生活垃圾從集中清運到實現分類,村民的文明衛生習慣也得到了改觀,環衛工作自然變得簡單輕松。
“以前不行,雜草雜物多、衛生死角多,村民習慣也不好,剛清理完沒一會兒垃圾又出現了。”謝桂華一邊說一邊將落葉倒進垃圾桶里。
臨近中午,謝桂華下班了。收拾完清掃工具,謝桂華脫下環衛工作服準備回家。順著蜿蜒的磚石路前行,路邊一個個盆景綠植綠意盎然,一幢幢農家小院錯落有致。不一會兒,由半個籃球場、健身器材、休閑座椅組成的小廣場赫然眼前,讓首次前來的記者仿佛走進了街心公園一隅;小廣場一側,一棟棟紅磚、白墻的小樓,又讓記者仿佛置身于某個別墅小區。
“這些鄉道原先都是泥土路,雨天濕滑難走;這些公共綠地是拆除村民的破舊房屋后改造出來的。”謝桂華邊走邊介紹。
去年底,豐興社區居委會聯合桂林洋公用事業發展有限公司對社區內影響村容村貌的破舊廢棄房屋、殘垣斷壁、亂堆亂放、叢生荒草進行清理改造,獲得了群眾的支持,這個小廣場,就拆了謝桂華家的一間舊屋。
步行5分鐘,謝桂華回到了家。家里老人98歲,路好了、環境好了,老人更喜歡走出院子,在村里溜達。
回到家,謝桂華掏出手機,點開“長豐舞蹈隊”微信群,逐條收聽群里的聊天信息,農歷九月初七,舞蹈隊有個匯演。
“這是我們社區的舞蹈隊,有14個人,我們每天晚上會在文化廣場排練,演出和比賽可多了。”謝桂華說,跳廣場舞已經成了自己每天的日常,廣場硬化、裝上路燈后,跳廣場舞變得簡單許多;每晚的廣場舞時間,是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光。
傍晚時分,謝桂華換上舞蹈隊隊服,興致勃勃地來到廣場,音樂聲、交談聲、嬉笑聲交織在一起,讓原本安靜的村莊變得活力十足;明亮的燈光將搖曳的身影映在文化墻上,“鄉村振興”幾個大字變得愈加閃亮……
掃碼查看《生活在海口》系列報道第二期視頻。
微言談生活
整治農村人居環境不簡單,卻能讓環衛工人的工作變得簡單、讓村民文明衛生習慣的養成變得簡單,更讓和美鄉村建設的新愿景,在海口各鄉鎮更加真實而觸手可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