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泡吧么?不去!上夜校么?走!時下,年輕人正流行一種新的夜生活——上夜校。夜校何以能打敗“燈紅酒綠”?原來在這里學的不僅有文化知識,還有舞蹈聲樂、即興戲劇、美妝健身、非遺手作……五花八門的趣味“潮”課充滿吸引力。(來源:新華網)
藝術夜校的火熱,折射出當代年輕人強烈的文化生活需求。提起“上夜校”,很容易讓人回想起上世紀八十年代,那會上夜校是為了學習文化知識,所以利用非工作時間進行再教育。如今,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精神文化需求也愈發強烈。
戲劇、插花、園藝、烘焙......各類興趣班扎堆于綜合性夜校,可以看出,以發展個人興趣和自我成長為導向的培訓服務正成為新風尚。數據平臺顯示,時下“夜校”的搜索量同比增長980%,相關筆記評價數同比增長226%,小紅書、微博、抖音等平臺,經常能看到開班“曬照”及學習心得。
業內人士介紹,不同于青少年藝術教育,中青年藝術教育市場份額較少,興趣沙龍班的收費也偏高。現如今,藝術夜校正逐漸打破這一局面,它主要面對18到55歲人群,作為公共文化服務的公益藝術教育項目,它的課程更豐富、覆蓋面更大、費用也更平民化。隨著夜校模式更成熟,它能激活更多公共文化空間,點亮大眾的休閑時光。
從“夜校熱潮”的回歸,我們看到了“終身學習”的必要性。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今天,各類信息與資源爆炸式增長,為了順應新時代的變革,“終身學習”成為了實現個體、社會和國家持續性創新發展的必由之路。其實,無論是藝術夜校,還是老年大學、在線學習平臺,豐富多彩的課程為每位市民提供更好的學習機會及資源。“活到老學到老”不僅是俗語,更是建設學習型社會的必然要求。
此外,“社交搭子”的火熱也是情感需求的全新表達。“搭子”社交是一種無需特意維系的實用性友誼,可視作細分領域的精準陪伴。只要是在某領域有共同興趣愛好的伙伴,就是所謂的“搭子”。對于年輕人而言,去夜校是為了尋獲生活松弛感,給生活加點料的調味劑,也是充盈心靈、探索人生的積極嘗試。擺脫了日間工作的束縛,卸下復雜的人際關系壓力,在上夜校課程的同時,與興趣搭子深入交流,這也是“同窗”情誼的良好延續。
在北上廣深多地,夜校課程“井噴爆滿”,相信很快夜校浪潮也逐漸會風靡各中小城市。所以,接下來解決夜校市場資源配置緊張問題,還需繼續擴大供給,擺脫單靠公共文化機構支撐的局限性,引入更多的社會力量、盤活社會資源,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有效嫁接公共文化服務,對于建設優質學習平臺有良好的推廣作用。(馮定輝)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