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有關單位,在京召開治理電視“套娃”收費和操作復雜試點工作總結暨全國推廣工作部署推進會。會議要求,在今年年底前,全國范圍內計劃實現“開機看直播、收費包壓減50%、提升消費透明度”目標任務。(來源:新華社)
看電視,曾經是70、80、90后的主要娛樂方式,在互聯網尚未普及的年代,看動畫片、玩紅白機、賽事直播、節慶晚會等,都離不開電視機,一家人其樂融融看電視,想必是不少家庭的共同記憶。然而,隨著網絡技術快速發展,投屏、點播、回放、快進等功能日漸普及,“看電視”卻變得愈發復雜,“套娃收費”“開機廣告”等亂象,也讓許多觀眾直呼:看個電視,怎么那么困難?
經過相關部門大刀闊斧的改革及治理,在電視“套娃”收費方面,7家試點單位1.29億有線電視、IPTV、互聯網電視終端完成整改,收費包壓減50%以上,收費行為更加規范透明;在電視操作復雜方面,全國范圍內80%的有線電視終端、85%的IPTV終端已實現開機看直播。電視開機及開機廣告時長得到規范,免費內容供給逐步增加。
“開機-選臺-看電視”如此簡單的三步操作,卻被多方利益弄得復雜化,電視廠商、電視臺、視頻App開發者等,都企圖通過“多次收費”實現利益價值最大化,殊不知將觀眾當“韭菜”的行為,不僅會擾亂電視生態,還剝奪了觀眾的“收視自由”,長期以往,只會讓越來越多觀眾遠離“電視市場”,該行為無異于“卸磨殺驢”。
互聯網時代,消費者的需求和行為已發生深刻的變化。有關專家指出,電視作為傳播載體,在商業化之外,要將意識形態、公共服務的責任扛在肩頭,積極傳播社會正能量,在經濟利益與社會責任中找準平衡點。
這也就啟發我們,對于多方利益而言,以盈利為出發點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得把握好一個平衡點,要開拓多元化的商業模式及運營策略,進一步加強資源配置,提供更便捷、高質量的服務體驗,做好長遠發展的文章,這才是正確的方向。相信經過有關部門的治理,收視環境會得到顯著改善,但是對于內容供給方而言,如何留住觀眾,如何挽回觀眾,這才是重中之重。
基于電視的公共服務屬性,有線電視行業要在服務質量上做改進,提供穩定、高效、個性化、地方化的服務,是吸引觀眾回歸的重要因素,通過加強技術投入等手段來提升服務水平,并與地方收視觀眾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其次,優質內容是吸引觀眾回歸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有線電視行業應開發或購買大眾喜聞樂見的節目,加強創新引入新技術,推出獨家內容與流媒體競爭對手合作,多方強強聯手,優勢資源互補。此外,全國各地的電視媒體行業也努力向新媒體轉型,并進行創新推廣策略,開展跨界營銷、開發線上平臺、大小屏聯動(電視、手機)等,都能加強用戶粘性,對于增加收益來源,留住觀眾,都是有益舉措。(馮定輝)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