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似蓄勢待飛的飛機、主樓、候船廊、地面交通中心“連成一片”......11月29日,走進海口新海滾裝碼頭客運綜合樞紐站項目,明亮寬敞的候船大廳便令記者眼前一亮。
當天,這座位于海口港新海港區陸域西南側的綜合樞紐站正式投入試運營,集港口候船、登離船、口岸查驗和交通“零換乘”等功能于一體,大幅提升車輛跨海通行的查驗服務和進出港效率,為旅客帶來全新的過海體驗。
新海樞紐站今起試運營。吳怡輝 攝
新海樞紐站迎來首批乘客。吳怡輝 攝
樞紐展翅 新理念設計變身網紅打卡點
當天上午,海口新海滾裝碼頭客運綜合樞紐站迎來首批過海乘客,他們有的在出發大廳拍照留念,有的則通過手機視頻向朋友分享站樓內部環境,“零距離”感受這座全國最大港口客滾綜合樞紐的現代范與時尚氣息。該樞紐站采用了整體式的建筑處理,將主樓、候船廊、地面交通中心覆蓋在一個連續的屋面之下,指廊式的站樓構型,形似一架蓄勢待飛的飛機,壯觀雄偉。
新海樞紐站樓。邵陽 攝
展翅自貿港的“望海口”。邵陽 攝
走進新海樞紐站樓,記者看到陽光透過玻璃幕墻照射到大廳內,嚴謹的吊頂分隔線使候船大廳內的空間寬敞明亮,而大塊面、大體量賦予新海樞紐站樓外觀恢宏的氣勢。旅客過海時可以從大樓內部通過廊橋直達船上。“變化太大,除了環境好,工作人員的服務也很到位,從進站就開始提供引導,我們的過海體驗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貴陽游客余筑蓮說。
現代化站樓變身網紅打卡點。吳怡輝 攝
待渡乘客合影留念。吳怡輝 攝
據項目方有關負責人介紹,早在工程設計之初,項目方就將新海客運綜合樞紐項目定位為海南自貿港與粵港澳大灣區相向而行、融合發展的“頭號工程”,堅持“適用、經濟、綠色、美觀”的原則,建設環境健康、綠色環保、資源合理利用、低能耗、低污染的環境友好型綠色港口。
智能升級 數據化建設保障高效率通關
港內區內交通組織體系按照旅客與車輛分離模式,設計旅客及車輛進出港流線,樞紐分出發層、達到層,旅客采用航空標準廊橋上下船。“我們一行人進入出發大廳在候船區域登船,留司機駕駛車輛進行查驗后,將車輛駛入相應待渡區裝船離港,同時也會有登船信息發送到手機。”桂林一車行領隊莫瑞表示,現在通關非常便捷。
工作人員幫助乘客取票。吳怡輝 攝
新海輪渡碼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梁超介紹,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的加持下,通關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單日峰值可達1.8萬輛次,保障近10萬人通行。
船只進港等候。邵陽 攝
車輛有序登船。吳怡輝 攝
新海客運綜合樞紐具備過海車客集散、城市公共交通、城際汽運等換乘中心、預留地鐵站、聯通免稅城港城一體化等功能,同時結合新海片區周邊城市道路交通路網建設,連接G15高架貫通環島高速路網、連接濱海大道融入城區路網,構建完整交通集疏運體系。
面對即將迎來車客的考驗,中交四航局海口新海滾裝碼頭客運綜合樞紐站項目黨支部書記王宇輝對此充滿期待。“我們希望這個項目真正帶動新海港片區旅游、商業、文化、服務等產業發展,為瓊州海峽經濟帶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出一份力量。”
記者吳怡輝 邵陽 攝影報道
(海口網11月29日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