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近年來,海口不斷夯實食品安全工作基礎,壓實食品安全各方責任,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緊盯源頭、生產、流通、餐桌安全等關鍵環節,強化源頭治理、過程監管、風險管控、執法打擊等方式,食品安全狀況總體向好,最終通過國家評審驗收,獲得“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榮譽稱號,可謂是實至名歸。在建設現代化國際化新海口的道路上,又增添了一張嶄新的名片,同時也為海南各市縣筑牢食品安全防線提供了借鑒與啟示。
拎穩“菜籃子”,守護“菜盤子”。食品安全事關千家萬戶,為了讓百姓吃得放心,海口緊盯食品流通環節,推動農貿市場食品安全標準化建設,如今海口68家主要農貿市場,已按照“一場一室一員”要求,建成食品檢測室,每日對農產品例行檢查,將小事做好,將安全筑牢,才能讓幸福生活節節高。食品安全問題本質上就是考驗城市的管理能力和執政能力,只有管得好、管得巧,才能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及服務水平。在獲得金字招牌后,還要繼續強化對食品生產者、經營者、從業者的嚴格要求,將“智慧監管”擺在更突出位置,強調市場監管系統全要素職能、食品安全全環節監管協同作用,建立智慧服務一張網及大數據中心,用“慧監管”彌補“嚴監管”管不全、管不好、管不到的問題。
明廚亮灶,讓百姓“食”在放心。自全面啟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以來,海口積極學習外省經驗,在海南率先啟動“互聯網+明廚亮灶”工程。截至目前,海口學校(幼兒園)食堂在全省率先實現了100%“互聯網+明廚亮灶”,另有2000多家社會餐飲機構也入駐了新版平臺。為“明廚亮灶”點贊,給老百姓帶來“心安理得”,不僅是監管部門,廣大家長也可通過App查看食堂操作間,有效實現了校園食品安全的共建共治,后廚環境安全度、加工制作透明度、師生家長滿意度均有提升。明廚亮灶,“明”的是人心,“亮”的是責任,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擴大推進食品安全監管模式,將后廚曬在“陽光”下,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舌尖上的安全”。
守正創新,助力本土品牌“出圈”又“出彩”。食品是一座城市的軟名片,也是對外宣傳的一張招牌。在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過程中,海口鼓勵老字號推陳出新,悉心打造地理標識品牌,助力“瓊貨”聞名遠揚。當前,海口有10家企業被認定為“海南老字號”,其中1家被認定為“中華老字號”,同時海口也重點打造了“大坡胡椒”“海口火山荔枝”“海口火山石斛”3個地理標志示范園。前者,作為城市歷史的注腳、經濟發展的見證者,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懷與記憶;后者,是推動農產品由“粗放型”向“品牌化”轉變的典型案例。從管理體系和供應平臺的創新,到產品和服務的持續上新,“老字號”和“地理標識”在擴大消費、傳承本土優秀文化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從長遠發展去看,以食品安全工作為抓手,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帶動經濟效益提升,這才是海口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背后的大文章。
食品安全一頭連著廣大生產經營者,一頭連著千家萬戶的餐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從源頭到餐桌,從食品生產企業到街邊小攤小販,從百姓福祉到文明城市,食品安全意識早已在海口“生根發芽”,“光盤行動”進行時、“公筷公勺”分餐制......相信在“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招牌的加持下,海口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還會持續提升。(馮定輝)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