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開始,海口啟動了深度改革,毅然下放82項事權,做到真放權、真賦能,深化擴權強區改革在路上!所謂“擴權強區”,就是讓權力下放、讓財力下沉,真正實現為區域經濟發展增肌活血。
看海口實施“擴權強區”改革這一年的變化,審批流程更短、辦事效率更高、營商環境更優,隨著權力下放一步步成為現實,行政效能和社會治理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更足。
為權力做加法,為經濟發展增肌活血
實施擴權強區改革,是海口為加快四大區域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是激活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實踐。一方面,權力下放激發活力:改革前,區級沒有相關審查權限,秀英區土地整治項目只有6宗,權力下放改革后,當天即可辦結業務,土地整治項目增至30宗,實現審批“加速度”,項目“跑起來”。另一方面,財力增加惠及民生:隨著區級財力增加,各區投入到民生領域經費和事項有所增加。龍華區在教育、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上加大資金投入,瓊山區也不斷加大民生投入支出,提高區級收入使用率,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通過財權、事權的下放,為海口的區域經濟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但是改革尚未到達終點,仍處于“船到中流浪更急”的關鍵時期,我們要充分應用下放的權限,進一步探索“放管服”深化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厘清權責關系,合理配置事權和財權,有效調動區級發展的積極性、能動性。
給流程做減法,為企業發展減負松綁
自擴權強區改革以來,海口四大區級政府主動減少管理層次、削減審批環節、創新服務方式,力爭讓政府服務效率更高、經營主體和群眾辦事流程最簡,實現生產經營降本增效。
為更好地服務經營主體,海口全方位、多角度推動窗口服務提質增效,并提出要做好企業的“紅娘”和“店小二”。擴權強區改革后,大額的建筑施工許可申請手續不像以前那樣需要到市里,只要在區里就可以辦理;施工許可證的辦理從主城區內5萬平方米以下擴容到10萬平方米以下,同樣不需要再跑到市里去辦理。擴權強區帶來的便利,為企業贏得更多參與市場競爭的時間,形成優化“辦成事”的機制、打造“好辦事”的環境、形成“辦好事”的生態。
縱觀一年來的改革效果,有增有減,增的是辦件數量、減的是辦事材料、辦事時間、辦事流程、跑動次數,增減之間見的是經濟發展的活力、是經營主體的獲得感、是人民群眾的幸福感。
為實效做乘法,讓市民共享改革成果
從“半年左右”到“20天”,龍華區人社局發放人才住房補貼提上“加速度”;全省首推申請評殘“不見面審批”模式,讓申請“只跑一次,一次辦結”,省事又省心;桂林洋經濟開發區推動承接的26個事項全部實現網辦……發生在身邊的一個又一個新變化,折射出擴權強區改革聚焦基層訴求強烈、群眾辦事密切等事項,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進什么,通過改革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把“端菜式”賦權變為“點菜式”賦權,提高市民群眾的滿意度,讓群眾實實在在享受到改革的發展成果。
海口擴權強區改革讓區級有了更大的發展自主權,期待各區可以發揮更大積極性,在制度創新、項目謀劃、服務群眾上有更多實效,辦好更多民生實事,推進基層治理和創新服務水平持續提升,讓企業和群眾享受到越來越多的改革“紅利”,激發經濟發展更強動能,在海南自貿港建設中作出更多表率和貢獻。
擴權強區改革,對建設海南自貿港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我們要確保改革方向不偏、蹄疾步穩、主動求變,在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精準有效服務群眾方面,交出更優異的答卷。(吳海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