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多家央媒對海口持續打通“斷頭路”,暢通“微循環”,紓解群眾出行難,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進行報道。在2022年批量打通16條“斷頭路”的基礎上,今年海口又打通13條“斷頭路”,讓“堵心路”變“舒心路”,群眾得到真實惠。
“斷頭路”批量“定制”,這個“舉措”很特殊
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條一條修,這是按照常理出牌的思維邏輯。然而,當你看到,人在這頭,目的地在那頭,明明近在咫尺,腳下卻無路可走;路走著走著就沒了,目的地就在前方,卻必須繞道而行;一條條“斷頭路”讓市民難在路上、急在心里,責任感就會油然而生。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海口市連續兩年把打通“斷頭路”作為重要民生實事扎實推進,尤其是今年海口首次采用人大代表票決制的方式,將打通“斷頭路”確定為為民辦實事項目。以“民聲”定“民生”,為“斷頭路”批量定制提升了“加速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面對10年、20年沒有打通的“斷頭路”,走老路難以為繼,闖新路勢在必行。向擴權強區要活力,有效激發了區級辦好更多民生實事的積極性。讓區級有更多權限和能力去謀劃實施打通“斷頭路”,一條條“堵心路”變“舒心路”,就是“斷頭路”批量定制這個“舉措”的特殊之處。
“斷頭路”成功出圈,這個“網紅”可以有
近日,兩位老人在打通后的華庭路上愉快地散步,他們的臉上寫滿了帶有幸福感的微笑。以前送孩子上學要繞大半圈,現在不用繞遠路了……幾分鐘就到農貿市場、醫院,出門方便多了……市民群眾帶著高興和喜悅心情講述著海口城市發展帶來的巨大變化。
通了“斷頭路”,暢了市民心,增了城市美,海口這個“網紅”可以有。新華社客戶端通過文字、圖片和視頻,全方位展示海口打通“斷頭路”的舉措及成效,給人們帶來的是“意外之喜”。海口打通“斷頭路”能夠出圏,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在民生事項由民做主、擴權強區激活力上展現出的“與眾不同”。
當下,網紅、出圈,已經成為一個城市是否有影響力的代名詞。有的綠溪之上打太極;有的揮舞大刀搖身變關公;有的素袍斗笠仗劍走天涯……那無疑是“刻舟求劍”。扛起責任擔當,積極主動作為,將一幅幅“施工圖”變為“實景畫”,才是留住詩與遠方的最佳途徑。
“斷頭路”通達民心,真正惠及群眾
城市道路,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民生福祉。為了把好事辦好、把實事辦實,市、區兩級錨定目標任務,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多渠道謀劃,通過統籌市級財力、一般債和專項債等多種渠道強化項目經費保障,在項目審批、征拆、施工等重點環節精準靶向發力、攻堅克難,解決一批導致道路“斷頭”的“卡脖子”問題。打通“斷頭路”,更加優化了城市生活圏,百姓出行更便利,營商品質、房產更加升值,切實讓群眾看到了變化、得到了實惠。
一條條暢通的道路,如一座座通往群眾心坎的橋梁,彰顯了市委、市政府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的責任擔當,更是向全市人民兌現承諾的生動寫照。暢通交通“微循環”,“堵心路”蝶變為“舒心路”,這份“民生答卷”,必將托起椰城百姓穩穩的幸福感。
“斷頭路”問題既是民生問題,也是發展問題。妥善解決這些問題,對有關部門而言是一項重要考驗。想要徹底打通“斷頭路”,必須科學規劃、加強監管,只有強化源頭治理、落實監管職責,才能避免新的“斷頭路”出現。我們期待更多“斷頭路”能夠被打通,真正實現人暢其行、物暢其流。(李科飛)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