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2月30日消息(特約記者陳創淼 通訊員符志敏 記者謝昀惠)時下,正是冬季瓜菜拔節生長的關鍵時期。走進秀英區西秀鎮龍頭村蔬菜基地,一排排葉菜長勢良好,有的村民忙著除草、施肥,有的村民則忙著在新修建的蔬菜大棚里平整土地,栽上菜秧……繪就“蔬菜村”的振興新圖景。
村民在新修建的蔬菜大棚里栽上菜秧。(秀英區供圖)
在龍頭村蔬菜基地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蔬菜大棚里村民們忙碌的身影。村民吳鴻冠不僅在蔬菜基地務工,自己還留了兩畝地種植蔬菜,“現在條件好了不像以前還需要挑水,村里修建好了灌溉水渠和蓄水池,菜園旁就有水,十分方便。”
村民在新修建的蔬菜大棚里栽上菜秧。(秀英區供圖)
西秀鎮龍頭村位于西秀鎮東南部,下轄2個自然村,以種植綠葉類蔬菜為主要產業,總面積達890畝,曾獲全國標準化無公害蔬菜示范區、省級無公害蔬菜基地等稱號,是海口市重要的“菜籃子”蔬菜生產基地之一。自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龍頭村堅持把開展主題教育和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緊密結合,聚焦產業發展效果不明顯、不突出的問題,不斷推動龍頭村鄉村振興工作高質量發展。
蔬菜大棚園區。(秀英區供圖)
“秀英區政府投資140萬元為龍頭村田洋修建應急排澇泵站,解決易積水淹水的問題,同時還在蔬菜種植基地鋪設新的灌溉系統,解決蔬菜基礎的生產用水水源問題,強化對蔬菜產業發展的支持。”龍頭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黃崇敬介紹,為了讓蔬菜能夠順利運出去,秀英區還支持龍頭村田洋擴建機耕路,真正為群眾辦好田間事,助力鄉村振興。
產業蓬勃發展,群眾增收致富有了渠道。記者了解到,目前龍頭村委會集體經濟企業與第三方企業合作開展蔬菜基地的運營,村民可用自留地種植蔬菜自產自銷,也可通過企業尋找銷路。蔬菜基地里的村集體“撂荒地”用于蔬菜種植后,兩家企業與本地村民按照比例進行收益分紅,切實提升村民的收入。
菜棚里的蔬菜長勢喜人。(秀英區供圖)
接下來,龍頭村還將繼續謀劃配套基礎灌溉、排澇、運輸、冷藏等基礎設施,積極謀劃龍頭村委會新建冷鏈庫、建設特色家庭式種植、采摘項目,發展周邊建設共享農莊、農家樂等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產業項目。大力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促進產業發展,提高農民收入,走農產品規模化、市場化、產業化、無公害化發展道路,把產業打造好,把村居建設好,讓龍頭美起來,讓村民富起來。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