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個落地的新項目,孕育著新的經濟增長點;一處處產業的新布局,積蓄著新的發展動能……2023年來,海口堅持向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要活力,注重科技人才支撐,破除發展瓶頸,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這一年,創新成果不斷涌現,一批批優秀人才扎根海口,科技創新的強大力量加速釋放,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全市高質量發展機遇更好、環境更優、動力更強。
A 激發創新活力 匯聚發展動能
“企業落地江東新區后,園區提供一系列貼心服務保障,創新推出的‘一件事一次辦好’改革、‘信易批’服務等舉措,讓項目建設在流程審批方面節約了大量時間。”1月7日,海南麓華商旅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張浩說,江東國際社區是他們在海南承接的第一個項目,海口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讓企業輕裝上陣專注發展。
2023年,海口持續以制度創新激發改革活力,不斷深化重點領域改革,著力深化土地、資本、技術、數據、低碳等重點領域改革,推動全面深化改革不斷走深走實。
俯瞰日新月異的海口復興城互聯網信息產業園。 記者 康登淋 攝
這一年,海口深化擴權強區改革,持續加大放權賦能力度,通過讓各區各園區更充分地配置區域資源,最大限度地激發發展活力,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大動力。
20個工作日縮短至1個工作日——這是國投生態環境大廈項目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時間。此外,海口江東新區主動靠前服務,助力項目其他行政許可事項辦理時限均壓縮90%以上。
海口國家高新區推進“標準地+標準廠房”制度改革,探索土地成片征轉、工業廠房分割,豐富供地模式,實現“土地等項目、拿地即開工、進廠即生產”;海口綜合保稅區建設工程、臨時建設工程規劃許可事項辦結時限由20天大幅縮減至1天;秀英區出臺的臨時建設管理辦法,讓臨建工程審批實現“受理即發證”;龍華區推行“勞動用工一件事”,將11個事項整合優化成“勞動用工一件事”;瓊山區將已承接的66項審批服務事項,精細化梳理為94項業務,并全部進駐區級政務大廳辦理;美蘭區結合“三減一優”工程,創新“預約+延時”行政服務模式……
一項項改革舉措的落地落實,持續為海口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B 科技創新提速 產業提質增效
日前,由浙江大學與海南普利制藥合作創制的胰腺癌納米藥物PLAT001,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臨床試驗批件,繼2023年10月海南普利制藥PL002獲得美國FDA臨床批件后,公司獲得的又一個美國FDA臨床試驗批件。
海南普利制藥在創新藥研發上不斷突破,既是海口產業提檔升級的縮影,也是海口以自貿港速度搶抓機遇謀發展的生動寫照。
海南邦達吉通工作人員正對免稅貨品進行包裝。 記者 康登淋 攝
潮起自貿港,奮進正當時。海口全市上下堅持對標一流、堅持雷厲風行、堅持狠抓落實,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責任感推動產業提檔升級。
金盤科技開辟儲能和數字化業務兩條“新賽道”,賽諾實業挺進醫療大健康、航空航天等領域,秀英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入選全國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2023年,海口新興產業發展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
產業要發展,創新是關鍵。2023年,海口積極為產學研搭建橋梁,著力推進重大科技平臺建設,實施重大科技項目“揭榜掛帥”制度,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落地轉化。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生物育種全國重點實驗室”獲國家批復建設,國家技術轉移海南中心運營。
“截至目前,海口擁有省級科研平臺135個,占全省比重75.42%。”市科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C 強化人才支撐 打造“發展引擎”
1月5日,海南云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各車間開足馬力忙生產,公司主要生產椰子卡仕達醬等20多種產品,銷往浙滬等地。
企業蓬勃發展的背后,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引導。2022年,海南云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入選海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一有招聘活動,政府人員就上門聯系幫忙搭建展位,協助引入人才解決用工難。”公司總經理伍曾利表示,政府部門時常走訪,了解需求,助力企業發展。
2023年,海口積極實施“椰城優才”計劃,吸引集聚優秀人才創業就業;扎實推進省部聯動外國人工作、居留許可“一窗通辦,同時發證”試點,不斷為外籍人才來海口工作提供便利;對接落實“百場萬崗”校園招聘活動,吸引集聚優秀人才來海口創業就業;優化人才評價體系,完善人才創新創業全周期服務模式,讓人才進得來留得住,為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海口是一座宜居宜業之城。”來自俄羅斯的Daria告訴記者,她已在海口學習、工作10年,之所以選擇留在海口,除了宜人的氣候條件,還因為海口為外籍人士提供創業培訓、社區交友等優質服務。
海南金盤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線平穩運轉。 記者 孫士杰 攝
良好的環境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前提。通過搭建讓外籍人才各盡其用、各展其才的舞臺,海口日益成為外籍人才創新創業的理想“棲息地”。2023年,海口辦理引進人才落戶超6萬人,是2022年的2.3倍;簽批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1117件,較2022年同期增長43.7%。
風勁揚帆正當時。海口,一座充滿機遇的活力之城,正在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提速競跑,向著更加開放、更具活力的新征程闊步邁進。新征程上,海口將持續向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要活力,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奮斗者說
蘇生生物董事長曾勝:
讓“海南創造”引領再生運動醫學發展
我是海南蘇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曾勝,從2019年歸國創辦蘇生生物至今,不知不覺已在海口工作、生活了4年。
2023年,蘇生生物獲得第五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稱號,入選2023年海南省級工業設計中心,9個產品獲批上市,標志著公司的技術實力、產品能力、品牌影響力、發展前景達到新的高度。
市政府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引導市民辦理相關業務。 記者 蘇弼坤 攝
自貿港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科技人才不斷聚集,是蘇生生物得以快速成長的重要原因。過去4年,蘇生生物依托海南自貿港人才政策優勢,建立了一支70余人的高層次人才隊伍。其中,全職海歸博士6人,研究生以上學歷超60%,高級職稱6人。
海口為企業發展提供的良好服務,是企業發展的重要保障。2022年7月,蘇生生物遭遇資金瓶頸,海口國家高新區企業秘書主動介紹了“海知貸”,我們以13項專利作為質押,向銀行申請1500萬元的知識產權貸款,有效推動了企業研發工作。
2024年,蘇生生物迎來落戶海口的第5年,將向科創板上市發起沖刺。未來,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創新,研發出更多創新的運動醫療器械產品,在降低患者使用成本的同時,把醫療器械高附加值留在海南,讓“海南創造”引領再生運動醫學創新發展。
記者 汪訓波 整理
數說2023
科創平臺
目前,海口擁有省級科研平臺135個,占全省比重75.42%。擁有省級院士工作站46個,院士團隊創新中心58個。提前超額完成打贏科技創新翻身仗省級科研平臺數量達100家的總目標任務。
高精尖企業
2023年,海口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累計數量達10家,占全省近77%。2023年,海口認定省級專精特新企業34家,完成省下達年度任務212%;累計在庫346家,占全省52%。
R&D研發經費投入
2023年,海口預計實現研發投入74億元,預計實現R&D經費支出47.34億元。
記者 汪訓波 整理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