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和美小區 幸福滿格
1月5日上午10時,陣陣悠揚的歌聲從海口四季華庭小區業主文化中心傳來,73歲的業主陳彩云跟隨著鋼琴的伴奏,和現場的其他業主一起放聲歌唱,享受美好的社區生活。
1月6日,在大華錦繡海岸小區內,老人們聚在一起聊家常,其樂融融。 記者 康登淋 攝
“雖然我們小區建成快20年了,但是住著真的很舒適,大家都舍不得搬走。”在小區里,和鄰居們一起畫畫、下跳棋、打太極、唱歌跳舞,陳彩云表示,每天的生活都多姿多彩,幸福“滿格”。
1月6日,在大華錦繡海岸小區黨群服務中心書屋內,家長正帶著小朋友讀書。記者 康登淋 攝
城市中一個個住宅小區是基層治理的前沿,海口著力做好小區治理“小文章”,構筑社會治理“大格局”。去年,市委組織部、市住建局聯合打造“先鋒物業和美小區”,推動社區物業黨建聯建,賦能城市基層治理,全市小區治理水平不斷提升,居民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加強。
1月5日,在海口四季華庭小區,小朋友在運動場地開心地奔跑。 記者 楊鶴 攝
在打造“先鋒物業和美小區”的過程中,四季華庭小區建立了黨支部,成立了議事堂,黨建引領小區建設邁上新臺階。
在海口紅城湖國際廣場小區,業主帶著孩子在整潔干凈的公共空間休閑散步,場景溫馨和諧。記者 楊鶴 攝
三原華庭物業四季華庭小區物業中心主任胡月霞介紹,成立議事堂后,小區電動自行車停放難、停車位緊張的問題,在這里“議”出了解決辦法;“先鋒物業”也邁出重要一步,業主在手機上下單后即可讓物業上門服務,智慧物業聯動指揮中心屏幕上實時展現小區場景,小區物業智能化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1月6日,一位業主管理員正在藍城印象小區的花卉“共賞園”澆水。 記者 康登淋 攝
在海口各小區逐漸推廣開來的“信酬制”物業服務模式,也同樣是“和美小區”建設的重要舉措。這一模式帶來的變化,業主們都實實在在看在眼里。1月4日,外灘中心小區業委會主任吳語向記者出示手機,其上小區各項收支一目了然,事務公開透明。“現在我們小區‘信酬制’賬戶上有余額67萬多元,收益不錯。”吳語介紹,在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物業+議事堂”的協同治理模式下,小區人才聯絡站、“共享小屋”等紛紛建立,物業費從2.2元/平方米下降為2元/平方米,物業費收繳率從原來的不到70%提升到如今的95%。優美的居住環境,完善的服務配套,讓小區成為業主們“和美生活”的“幸福地”。
1月5日,在海口四季華庭小區業主文化中心,小區業主正在跳扇子舞。記者 楊鶴 攝
在藍城印象小區,物業與業主們將地下共享空間的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在樓梯入口的一處平臺空間,物業拉來了綠化灌溉水管,將其改造成可供業主栽種花卉的“共賞園”;大華錦繡海岸小區推出“愛心花坊”“寵物托管屋”模式,為業主解決出行的“后顧之憂”;海航豪庭南苑二區黨群驛站架起“黨群連心橋”,讓居民在家門口享受生活便利……
1月4日,在外灘中心小區,業主通過“黨員隨手拍”平臺查看各項投訴建議及處理結果。記者 楊鶴 攝
1月5日,在海口四季華庭小區,工作人員通過智慧物業聯動指揮中心查看小區情況。記者 楊鶴 攝
記者從市住建局了解到,去年我市黨建工作指導員推動新成立小區黨支部351個、新成立業委會131個,全市已成立小區議事堂2915個,議事1089件、辦結率93.1%。海口持續把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延伸至最末端,將順應群眾美好生活的服務覆蓋到“家門口”,不斷探索小區基層治理新路徑,打造和美幸福宜居家園。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