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口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鄉村“美顏” 幸福“加碼”
飛檐交錯的古建筑、瓊韻悠長的民居、繁花點點的院落、清澈見底的井水……1月7日,走進桂林洋經濟開發區邁進社區邁德村,仿佛步入一幅漸次展開的潑墨山水畫。這座有著5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既有“顏值”又有“氣質”,吸引著一波又一波市民游客慕名而來。
俯瞰龍華區城西鎮蒼西村新時代黨建主題公園,環境優雅、景色宜人,村民在此休閑鍛煉。 記者 康登淋 攝
“能幫我把這些舊的石頭圍墻清理走,換成別家那種好看的柵欄嗎?”邁德村村民曾翠英老人向邁進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高偉剛詢問。“可以啊,阿婆,我們來幫您安排……”高偉剛笑著說道。近期,桂林洋經濟開發區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采購一批防腐性更強、更為美觀的柵欄,邁德村等試點村莊的村民無需支付費用即可安裝。
在桂林洋經濟開發區豐興社區,精致的小廣場上安裝了健身器材,供群眾使用。 記者 蘇弼坤 攝
從過去干部“求”著居民拆除斷壁殘垣、清理亂堆亂放,到群眾主動提出整治需求,自覺清理房前屋后,從昔日“臟亂差”到如今“美如畫”,這樣的變化不止發生在邁德村。如今,海口涌現出越來越多有顏值、有氣質、有內涵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在瓊山區龍塘鎮新民村,干凈整潔的村道兩旁鮮花盛開,樹木蔥蘢。 記者 蘇弼坤 攝
古村綠島浮水坡,繞村碧綠彎月河。龍華區新坡鎮文山村為解決人居環境治理難題,通過開展“鄉村管家”試點,由村集體公司主導,借鑒“物業小區”的運作模式,聘請村民擔任保潔員,讓海南四大古文化村之一的文山村整潔美觀,富有詩情畫意。
瓊山區紅旗鎮大萬村環境優美,路邊的三角梅花團錦簇。記者 蘇弼坤 攝
近日,美蘭區大致坡鎮美貼村在冬日暖陽的照耀下綠意盎然,顏色各異、千姿百態的香水蓮花散發出悠悠清香。市民游客漫步在棧道之上,感受自然之美,體驗田園之樂。“村里的環境越來越美,來玩的人也多了起來,我們的收入增加了,生活越來越有盼頭。”返鄉創業村民朱海萍說。
位于美蘭區大致坡鎮昌福村委會端仍村的檸檬主題農場吸引市民游客前來觀賞游玩。 記者 楊鶴 攝
去年以來,海口狠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通過黨建引領、積分激勵、資金支持等舉措,重點圍繞農村亂搭亂建、亂堆亂放、衛生死角、污水橫流、畜禽散養等常見的環境問題,自內而外地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人居環境的良好氛圍,擦亮鄉村振興底色,繪就和美鄉村新圖景。
市民游客在海口江東新區仲愷村古井前“打卡”拍照。記者 石中華 攝
去年,海口還對3000座農村戶廁進行防滲漏改造,在1042個自然村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村生活垃圾收集點覆蓋率、無害化處理率達100%,提升了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
俯瞰瓊山區紅旗鎮道崇村委會爾裕村,村道整潔,綠樹環繞。記者 蘇弼坤 攝
龍華區新坡鎮文山村古色古香的沿湖南路綠樹成蔭,市民游客沿著湖邊行走,享受愜意的午后時光。本報記者康登淋 攝。
今年1月1日,《海口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規定》實施,對加強村莊規劃管理、基礎設施及農村廁所建設,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村容村貌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今年,海口將按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快進鍵”,進一步提升鄉村“顏值”,讓村莊由“一時美”變為“時時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