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項目審批服務,實現土地供應到建設開工“一站式”閉環服務
澄邁:“產業地圖”導航 項目“直通”落地
“原本需要15天才能辦完的事項,一天就辦好了,一次性獲取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等4個建設許可相關批準文件,完成從簽約拿地到開工的全部手續。”1月16日,海南宏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瑋智能)負責人熊海水談起三個月前在澄邁落戶的經歷,贊不絕口。
事項辦理之所以如此迅速,在于澄邁深化項目審批服務改革后的高效,更在于項目管家主動靠前精準服務。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澄邁縣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在不斷優化工程項目審批流程,提升審批效率的基礎上,聚焦企業在項目落地、報建審批等過程中因對當地產業情況不了解、對地塊行業管控要求不熟悉導致的材料準備時間較長等問題,推進營商環境領域制度集成創新,積極探索“項目直通車”改革。
“產業項目涉及經濟發展,我們不斷探索行之有效的措施,真正做到問需于企,解決企業后顧之憂,助力企業項目落地建設。”澄邁縣營商環境建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老城科技新城不斷推進“極簡審批”改革,極大優化項目行政審批服務流程,為企業提供了便利,但通過深入實地調研、聽取企業反饋,發現仍有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和問題。
從一個項目引進到進場施工再到建成投產的全生命周期來看,規劃、用地、政策、稅務等不同板塊的業務能不能進一步集中起來辦理,項目的要素保障能不能更加集中地配置……從政府視角轉換到企業視角,澄邁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明確了新的方向。
研發上線“產業地圖”,并與“土地超市”平臺融合,實現項目要素的精準匹配,就是澄邁破解這些問題的一把鑰匙。
“‘產業地圖’解決了我們的煩惱事。”熊海水說,起初,他對于澄邁產業發展情況和地理條件不熟悉,一張全面展示澄邁縣園區產業未來規劃、現狀配套、產業鏈分布、惠企政策、特色服務、管控指標等信息的“產業地圖”,讓他得以精準匹配規劃、土地與企業投資項目。
該公司在尋找到意向地塊后,通過“產業地圖”對接澄邁相關部門的招商工作人員,詳細了解地塊的土地規劃詳情,最終選擇該縣營商部門編制擬出讓用地的預制方案。
此時,澄邁專門為投資企業安排的項目管家蔡仁梽主動聯系熊海水,一對一進行業務指導,將建設許可相關審批事項的申報材料清單一并告知給企業,指導企業填寫相關信息,幫助企業解決報建表單填寫難、材料修改反復等難題。
通過批前輔導籌備、數據連通共享等,原本分開辦理、需要至少跑4次的業務事項,在營商環境部門被集中起來,預先審核通過的材料一次提交,實現土地供應到建設開工“一站式”的閉環服務。
作為澄邁“項目直通車”改革落地的“首單”,宏瑋智能項目從簽約拿地到辦理施工許可的全部手續僅用7個半小時,當天即發放不動產權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分階段施工許可證等。隨后,信義供應鏈(海南)有限公司等企業也通過“項目直通車”完成摘牌拿地等手續。
澄邁縣營商環境建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澄邁縣工程“項目直通車”改革創新工作實施方案》目前已出臺,推動了土地超市平臺與“產業地圖”互聯互通,確保實現企業線上精準拿地,拿地后“一站式”開工,切實解決企業辦事“多頭跑、來回跑”等問題,在“營商”中“贏商”。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