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海南海興物聯網新能源及國際交流中心項目內外施工,齊頭并進。記者 康登淋 攝
乘風而上,聚勢則強。
作為自貿港經濟發展的主戰場、經營主體的承載地、產業鏈銜接的最前沿,一年來,海口四大重點園區蹄疾步穩譜寫發展新篇章,項目建設搶抓時間,“拼”出新氣象;產業發展添動能,“亮”出新業態;營商環境活力足,“筑”牢軟環境;優質人才競相來,“引”出強磁場。
如今,海口重點園區發展基礎不斷夯實,更加宜居宜業,在建設自貿港核心區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記者 曾昭嫻 張熙宇 王子豪
A 項目建設“加速跑” 激發園區新動能
近日,位于江東新區的海口市海上綜合執法碼頭及配套路網項目現場,項目總工兼副經理劉凱指著碼頭區域一片整齊明亮的鋼板樁告訴記者,春節后將開始進行碼頭區域水上PHC管樁打樁,以及碼頭上部主體結構施工。
據悉,該項目將建設成為集安全警備、執法辦公、船舶碼頭、后勤保障等功能于一體的海洋安全綜合保障基地,為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提供硬件基礎保障,進一步完善自貿港口岸布局規劃建設。
項目“加速跑”,園區動能足。近日,在位于美安生態科技新城的海南海興物聯網新能源及國際交流中心項目施工現場,200余名施工人員正鉚足干勁、搶抓工期,分布在各個作業面,全力推進外墻保溫工程、玻璃飾面安裝、機電安裝等施工作業。
目前,該項目統籌推進內外施工齊頭并進,項目整體轉入沖刺收尾階段。項目負責人薛濤介紹,項目土建工程將力爭在春節前完工,為后續內部精裝修及設備進場安裝打下基礎。該項目是海口國家高新區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標桿性項目,投產后將助力園區綠色產業鏈延鏈補鏈,推動園區新能源產業集群發展。
作為未來助推海口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的高能級平臺載體,連日來,海口復興城二區國際數字港項目全力以赴保進度搶工期;海口綜合保稅區A-25地塊的嘉誠國際(海南)多功能數智物流中心項目正在進行最后的收尾施工,將于今年交付使用……如今,海口重點園區內,一個個重點項目熱火朝天大干快干,一幢幢承載經濟發展動能的樓宇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日新月異的變化正精彩展現。
1月12日,海口市海上綜合執法碼頭及配套路網項目現場,施工人員在進行軸線標高測量。記者 孫士杰 實習生 秦玲莉 攝
B 營商沃土“興萬木” 經營主體有活力
幫助企業加快藥物研發速度、為園區企業送檢產品提供快捷檢驗“綠色通道”……在美安生態科技新城,隨著產業配套的日趨完善,一個集創新研發、生產制造、技術服務于一體的產業高地正在崛起。
對于園區產業配套逐漸完善帶來的便利,海南康哲美麗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勇深有體會。“以前我們都是到北京送檢,在業務旺季往往要等一年以上才能拿到檢驗合格報告。”吳勇告訴記者,作為一家處于起步階段的創新型藥械企業,“家門口”引進檢測中心對企業發展來說受益匪淺,能夠有力助推產品早日上市。
一流環境吸引一眾企業,一流服務激蕩一池春水。近年來,江東新區管理局通過構建全方位、多元化線上線下服務體系,推出“全鏈條服務”,為園區企業、人才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政務服務,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以優質服務夯實園區發展建設“硬支撐”。
2023年12月22日,南方石油勘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總部遷址落地江東新區,海南又新增一個重量級的總部企業。“企業落地后,江東新區管理局為我司提供了‘管家式’服務,指派專人對接相關事項,逐項落實公司的需求,幫助解決公司高級職稱人員關于海南自貿港高層次人才認定事宜。”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一年來,在海口重點園區,營商沃土不斷生根發芽、聚木成林。海口復興城互聯網信息產業園內,企業首席服務專員主動靠前服務,協調解決企業運營中遇到的問題及困難;海口綜保區除了進一步挖掘“信用+”應用場景,還通過代理辦、陪同辦、線下窗口體驗、走訪企業,落實企業服務員制度等方式,解決企業和群眾的訴求,有效提升經營主體發展活力。
1月8日,俯瞰日新月異的海口復興城互聯網信息產業園。記者 康登淋 攝
C 招商引資“鳳凰來” 產業發展提速度
去年,海口國家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入選全國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產業發展主陣地作用日漸凸顯。招商引資是重點園區加速產業集聚和升級的重要抓手,更是吸引龍頭企業、創新企業入駐,形成產業集群效應的強力引擎,海口重點園區不斷引新聚優,打造招商引資“新高地”。
2023年,江東新區管理局建強招商引資、項目管理、企業服務“三支隊伍”,累計招引落地中土集團等重點企業85家,航空發動機維修基地正式投產,航空口岸監管水平穩步提升,成功申報以大宗商品交易為核心的千億級現代商貿產業集群。“下一步,我們將加快建設中央法務區,聚集更多高端專業化服務業要素。”江東新區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梧高鳳必至,花香蝶自來。海口復興城二區國際數字港項目招商引資工作同樣取得新突破。復興城產業園產業發展中心副總經理周磊介紹,去年以來,園區招商團隊根據各樓宇產業定位已先期開展精準招商并取得階段性進展,目前已有超600家企業注冊在復興城二區,50多家企業陸續簽約入駐,其中包括邁普國際、華為云等行業龍頭企業。
“去年來,我們組建招商隊伍分赴美國、北京等國內外多地開展招商活動,與中檢院、軒尼詩等200多家企業及行業協會深入交流,為深化合作和項目落地奠定基礎。”海口綜保區管委會投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春風拂綠百花開。未來,海口將繼續實施園區提質行動,優化提升基礎功能配套,推進園區生產、生活、生態深度融合,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為加快建設海南自貿港核心區和現代化國際化新海口貢獻力量。
1月11日,在海南普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注射劑三車間,工作人員在對軋蓋后的凍干產品進行收集。記者 康登淋 攝
數據說話
1海口江東新區
2023年,開工項目56個,完工項目33個,在建項目超過160個。簽訂實質合同金額近290億元,招引重點企業85家,累計招引世界五百強企業42家。
2海口國家高新區
2023年,為全市貢獻超五成工業總產值,引進新華醫療等52個項目落地,長安制藥等11個項目建成投產,實際使用外資增長83%。
3海口綜合保稅區
2023年,全國綜合排名上升17位,引進雅詩蘭黛等4個知名消費品牌供應鏈中心項目落地,佳沃煥鮮植物蛋白等6個項目竣工投產。
4海口復興城互聯網信息產業園
2023年,新增注冊企業1291家、同比增長25%,園區營收突破1500億元,稅收88億元、同比增長15%。
□記者 曾昭嫻 整理
海口綜保區探索“信用+租賃”應用場景
企業最高可獲5萬元租金補貼
海口日報1月21日訊(記者張熙宇)生活中,信用好的市民可享行政審批等多項便利;在海口綜保區,信用好的企業不僅能享受便利,還能領取最高5萬元的補貼,園區內的企業海南農墾現代物流集團有限公司正是受益企業之一。
為提升海口綜保區倉儲服務質量,深入挖掘信用價值,進一步推動全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2023年出臺的《海口綜合保稅區“信用+租賃”工作實施方案》,對承租海口綜保區管委會自有的物流倉庫、工業廠房、辦公用房(租賃期限大于12個月)的企業,根據企業信用等級水平給予租金補貼。其中,信用等級為A類的企業,最多可領取租金補貼5萬元。
海口綜保區還創新地將“信用+租賃”惠企政策與免申即享兌現方式深度融合,讓守信企業更便捷地享受信用紅利。園區通過運用信用結果率先掌握符合條件的企業名單、主動開展資格核實,并向符合條件的企業推送短信。如今,企業已由原來的“申請、受理、審核、核撥、撥付”等5個環節精簡為“數據比對、意愿確認、政策兌現”3個環節,真正實現政策直達快享。
海口綜保區管委會營商環境建設局局長袁周宇介紹,目前園區有近20家加工制造、供應鏈、跨境電商等類型企業可享受“信用+租賃”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兌現服務模式,現已完成7家企業兌現工作。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