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意盎然、生機勃勃、青山碧水,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體現,也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植樹造林,綠色發展,彰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為經濟社會可持續長遠性發展涵養底蘊。3月12日是植樹節,海口各區積極組織開展2024年春季群眾性義務植樹系列活動,計劃種植苗木3950株,不負春光,“植”此青綠,掀起了植樹造林的濃厚風尚。
植樹造林,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近年來,在園林綠化部門的努力下,海口主城區的綠化逐漸向多元的“花化”“彩化”發展,綠化景觀的檔次不斷提升。走進萬綠園,園區的留芳園里長著一片高大挺拔的椰子樹,每株樹下都擺放著一塊石碑,記錄著植樹人和時間。這一株株椰子樹承載著歷史、傳承友誼、傳播文化、崇尚文明的重任。如今,萬綠園里樹木、花卉植被越來越多,見證了“種子力量”、燭照“綠色精神”。所以說,植樹造林植下的是希望和愿景,造就的是一方百姓。作為城市綠色發展的一份子,賡續植樹造林的“綠色精神”,才能鑄就綠色城墻。
植樹造林,生態立省,綠色發展。海口市秉持綠色發展理念,堅持見縫插綠、沿線布綠、造林培綠,打造了一批綠色景觀。“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的美好愿景一步步成為現實。海瑞大街、海榆中線、秀英大道上的火焰木燦若紅霞;金沙灣、長濱六路、國興大道等處的黃花風鈴木花滿枝頭;五指山路的木棉花也開始綻放……漫步城市街頭,處處有綠葉、無處不飛花,城市形象大大提升。海口市牢固樹立、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心懷國之大者,縱深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一批生態環境標志性工程建設取得新成效,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全國一流,為全國生態環境保護與綠色發展探索出了更多的海南經驗與海南做法。
植樹造林,生態“紅利”惠及百姓。山水是最亮的名片,生態是最大的資源。“綠”是城市美的代名詞,也是富民產業。在海口,越來越多的美景讓生態“紅利”惠及百姓。市民游客被三角梅共享農莊吸引,“賞花經濟”紅紅火火;休息間隙跑一趟馮塘綠園,感受被參天大樹擁抱的溫暖……城市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每位市民都是城市建設的參與者,也是城市發展的受益者。隨著城市中“綠色空間”不斷增大,市民的“綠色”獲得感會越來越足,幸福感也會越來越強,因此,守護城市的碧水藍天,守護城市的每一抹綠色,就是守護我們的美麗家園,這是每位市民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應盡的義務。
今年是第46個植樹節,讓我們栽下一片綠,踐行綠色生活理念。同時,也應讓義務植樹常態化,讓更多人養成養綠、護綠習慣,自覺保護身邊的一草一木,用實際行動守護我們的家園。(吳海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