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口公布兩起“3·15”熱點消費投訴典型案例
涉及預付式消費、汽車加價銷售等
為提高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營造我市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3月14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兩起“3·15”熱點消費投訴典型案例,涉及預付式消費、汽車加價銷售等。
案例1 購物卡消費結算失敗
消費者反映在某超市使用購物卡消費時,發現部分商品不能使用購物卡結算,希望市場監管部門幫助協調處理。針對上述情況,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表示,預付式消費存在一定風險隱患,如商家不簽訂正式合同、消費后不提供憑據或發票;辦卡后降低服務質量或限制使用范圍;惡意騙取消費者預付資金,隨后跑路失聯,消費者預付款難以追回等。
提醒:消費者在預付消費時,要盡量選擇證照齊全、市場信譽度高、經營狀況穩定的商家,理性選擇充值金額;盡可能以紙面合同、微信等方式留存合同內容,明確雙方權責;索取并保留消費憑證;發現經營者存在違法違規行為或經營情況異常時,要及時向12315熱線或有關部門咨詢或舉報。如果商家突然結業且無法聯系,涉及詐騙的,應及時向公安部門報案。
案例2 交了定金后再繳納服務費才能提車
消費者反映某汽車4S店收取購車定金后,要求消費者繳納服務費后才能提車,請求市場監管部門介入調查處理。針對上述情況,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表示,消費者與4S店已經簽訂了購車意向合同,明確約定了購車款項并繳納了定金,雙方均應恪守履行;消費者將購車定金給付4S店后,4S店提出要求消費者繳納增值服務費才能提車,甚至還單方面隨意撕毀合同,在沒有取得消費者同意的情況下將定金退回,違背了明碼標價、誠實信用的原則,是一種變相漲價的行為。
提醒:消費者在購車時不要輕信商家的口頭承諾,一定要簽訂購車合同,要注意購車合同條款是否齊全,明確約定所購汽車本身應有的要素,列明車輛交易的總價款、付款方式和期限,車輛的交付方式和期限,以及出現質量糾紛和異議的處理和違約責任等,避免出現維權時舉證困難的情況,切實維護好自身合法權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