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持續加大創新投入、培育新質生產力
海南高新技術企業“以新促質”顯優勢
從“新人”成長為“小巨人”,需要多長時間?以創新“破局”,海南蘇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生生物)的答案是:3年。
于2020年落戶海口國家高新區的蘇生生物瞄準運動損傷領域,致力于開發精準治療的先進醫療器械,在多個全國甚至世界級骨科難題上取得突破,于2023年獲批第五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稱號。
“培育新質生產力,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持續加力。”該公司董事長曾勝表示,目前公司擁有核心專利30余項,開發的組織工程人工軟骨、3D定制再生骨等多個產品均是在國內甚至國際相關領域填補空白的創新產品。
同樣在挑戰行業難題的還有海南飛行者科技有限公司。從初時只有3個人的工作室,到如今發展成為業務覆蓋大半個中國的國內知名企業,海南飛行者科技從國內萬余家同類型企業中強勢突圍。
“我們研發的相關技術填補了無人機在衛星信號丟失,或因障礙物遮擋導致信號減弱等方面的技術短板,在國內首創利用定位、視覺、避障傳感器等融合技術,且該技術已達到國內外先進水平。”該公司董事長陳鋆說。
通過海南蘇生生物、海南飛行者科技的成長脈絡,可以透視海南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活力圖——加快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以專破局、以精立業、以特求強、以新賦能,多項技術內容填補市場空白,發展優勢不斷凸顯。
而能與頂尖同行“掰手腕”,這份底氣來自企業持續加大的創新投入。
曾勝介紹,近年來蘇生生物逐步建成了生物力學、細胞藥物實驗室和GMP生產車間,以及完整的臨床干細胞制備和質量控制標準化體系。
海南飛行者科技結合公司發展戰略進行長線研發,與武漢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進行長期合作。“公司還發揮廣東、海南‘雙總部’優勢進行異地研發,聚焦深海潛航器和管道機器人等領域進行‘針尖式’創新。”陳鋆表示。
對研發投入毫不吝嗇的,還有齊魯制藥(海南)有限公司。該公司董事長劉文民說,公司每年的研發投入占了銷售收入的8%左右,2023年研發投入2.91億元,今年計劃研發投入4億元;目前已經在研的新產品有80多個。
高新技術企業快速發展,成為海南自貿港建設“生力軍”。海南日報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我省采取了一系列有力舉措推進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如實施高新技術企業提速擴容工程、推行企業科技特派員制度、設立科技成果轉化投資基金等。
近年來,我省還深入推進實施高新技術企業“精英行動”,從創新能力、研發水平、發展狀況等方面分層次擇優培育一批標桿企業,以“領軍企業”“瞪羚企業”“種子企業”為抓手,逐步建立起既有創新龍頭又有專精特新的高新技術企業“精英梯隊”,讓科技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助力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