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于海口舉行的“海南自貿港政策解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重點人才政策”專場上,海南省發布《海南自由貿易港全方位引進培養用好人才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海南省支持人才發展“授權松綁”清單(2024)》(以下簡稱《清單》)《海南省省本級高層次人才周轉編制池使用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等3項自貿港重點人才政策,此舉彰顯了海南省委省政府以改革創新激發人才活力的態度與決心,有利于集聚各方面優秀人才,為自貿港建設提供強大人才支撐。
給予人才一定期限的生活補貼
《措施》全文分為6個部分,共26項政策措施,對現行政策作了全方位的優化完善、提檔升級。
《措施》提出,對首次在海南企業工作、簽訂3年以上勞動合同并繳納社保的35歲及以下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和本科畢業生,市縣可給予一定期限的生活補貼;對用人單位在省外建設的“人才飛地”,可最高給予100萬元補助;對納入重點產業核心人才“白名單”的人才提供特殊支持保障,對正常運營3年內累計成功為海南引進境外人才100人以上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在按規定獲得引才獎勵的同時,還可獲得最高30萬元的額外引才獎勵。
《措施》明確南海育才項目、南海新星項目向數字經濟、生物醫藥、新能源、先進裝備制造等行業企業傾斜,培養對象占比原則上不少于50%;按規定給予世界技能大賽、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獲獎選手最高30萬元獎勵;將在站博士后每人每年的日常生活補助提高到15萬元,面上資助項目標準提高到10萬元。
《措施》明確,符合條件的創業人才、小微企業可分別申請最高30萬元、4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職務科技成果轉化投產后的連續3-5年,每年可提取10%的營業利潤用于科研人員獎勵;對認定的國家級、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分別給予200萬元、100萬元一次性獎勵。
此外,《措施》還就使用激勵、服務保障、國際人才管理等方面進行了規定。
授予用人主體職稱評審自主權
《清單》全文共20條,涉及機構設置、人員聘用管理、財政科研經費的管理和使用、工資薪酬、科技成果轉化賦權、高層次人才認定、職稱評審等多個方面,明確允許用人主體自主調整、設立研發和技術轉移轉化機構,自主開展公開招聘,自主設立“特設崗位”引進高層次人才、急需緊缺的專業技術人才;賦予用人主體自行購置教學、科研設備的權力,自主決定基礎研究、智力密集型項目間接費用比例,自主決定獎勵經費使用范圍、標準和績效考核,把“資料收集、問卷調查”等無法取得發票的情形納入自制憑證報銷范圍。
《清單》明確擴大用人主體協議工資制、年薪制、項目工資制實施范圍,將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比例上調至不低于80%,加大對成果完成人的激勵力度;擴大用人主體高層次人才認定權限,授予職稱評審自主權,自主制定評審條件,推薦本單位的技術專家直接評定職稱;明確40歲以下青年人才擔任項目負責人比例不低于50%。
據悉,“授權松綁”清單實行動態管理,相關部門將適時對《清單》的落實進行評估,并根據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更新完善。
三步申請“高層次人才周轉編制”
《辦法》明確,由省級機構編制部門在本級事業編制總量內,確定一定數量的“周轉編制”,用于省本級事業單位一定期限內通過“先進后出”方式補充急需的高層次人才。“高層次人才周轉編制”總數為500個,最長使用期限為3年,教育、科技、文化、衛生健康領域的省屬事業單位滿編或現有空編數不足,但又確需引進高層次人才時,可申請使用。
“高層次人才周轉編制”申請流程分三步:用人單位或其上級主管單位研究提出使用“周轉編制”引進高層次人才的意見,連同本單位的編制使用情況、擬引進層次人才的具體情況報省委編辦;省委編辦將對材料進行審核,并征求相關部門意見,作出審核意見,確定用人單位申請使用的“周轉編制”數量;根據省委編辦的審核意見,用人單位或其上級主管單位報省人社廳進行審核,并報省委編辦辦理人員編制實名制手續。
《辦法》規定,“周轉編制”的使用條件,不同類別事業單位的使用條件不盡相同,“省內在編在職人員交流到省直事業單位的”“主要為機關提供支持保障的省直事業單位”兩種情形不適用“周轉編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