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這是一次跨越瓊州海峽的雙向奔赴,這是一場攜手共進、合作共贏的盛會。
3月19日,以“相向發展 共建共贏”為主題的廣東海南先進制造業合作產業園投資推介會在廣州舉行。活動現場,海口市進行了投資推介,部分廣東企業分享了落地海口、參與海口改革發展的故事,以及企業創新創業的歷程、在海口投資興業的體會。現場舉行集中簽約,海口和相關企業共簽約41個項目。在一次次真誠的交談和有力的握手中,一個個合作項目成功落地。
“積極拓展和海口合作的空間,更好融入新發展格局。”大會期間,從各地趕來的廣東企業家代表紛紛表達了希望到海口投資展業的意愿和熱情。現場,本報記者采訪了多家企業代表,聆聽他們與海口的故事。
廣東大智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施開亮:
海口將迎來戰略機遇期和重要窗口期
“投資海口前景廣闊,相信廣大企業家能夠抓住發展機遇,發揮自身優勢,收獲理想的事業。”3月19日在廣州舉行的廣東海南先進制造業合作產業園投資推介會結束后,廣東大智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施開亮接受媒體采訪,表達了企業對落地海口的期待。
廣東大智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長期深耕產業育成領域,通過創新服務中心為政府、企業和用戶提供“產業研究、產業咨詢、產業教育、產業傳播、產業基地、產業金融”等產業育成服務。
為什么選擇落地海口?同眾多與會企業代表一樣,施開亮給出的答案是:發展機遇、產業政策和營商環境。“隨著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體系加快落地,將奠定一批高端產業落地發展,如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數字貿易、生物醫藥等,這些都是符合新質生產力特征的高科技產業。”施開亮認為,“無論對企業還是個人,海南自貿港都有非常良好的發展機遇,這正是企業和人才發展所需要的。”
經過多輪考察走訪后,大智匯決定將公司落在海口國家高新區。“企業在籌備落地的過程中,高新區管委會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和支持。”施開亮介紹,是海口國家高新區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貼心的惠企服務打動了大智匯。
“海南省委、省政府把封關運作作為‘一號工程’,把2024年確定為封關運作的攻堅之年,有信心、有決心如期實現封關運作,進一步釋放優惠政策紅利。海口將迎來戰略機遇期和重要窗口期,未來有望成為國內企業出海、國外優質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重要中轉站和橋頭堡。”施開亮介紹,落地海口后公司計劃在全國范圍內篩選一批優質項目帶到海口發展,“借助海南自貿港的各項政策和區位優勢等,培育規模更大、質量更高的項目。”(海口日報融媒體記者 梁冰)
中星灣產業集團常務副總裁劉洪濤:
助力更多企業共享海口發展機遇和成果
“如今的海口,處處充滿機遇活力。作為新落地企業,我們對未來發展信心十足。”3月19日在廣州舉行的廣東海南先進制造業合作產業園投資推介會上,中星灣產業集團常務副總裁劉洪濤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立足粵港澳大灣區的中星灣產業集團是一家產業園投資、運營平臺企業,通過與屬地政府、國企在重資產開發及輕資產運營等方面開展戰略合作,以創新理念厚植中小企業成長沃土,助力企業轉型升級。此次推介會上,該集團正式簽約落地海口。
“我每一次到海口,都有不同的感受,這里的發展變化之快令人驚喜。”劉洪濤認為,瓊粵兩省各有發展優勢,加強交流合作,可以更好地實現資源互補,此次推介會的舉辦,給兩地企業釋放了良好的信號,“我們合作的不少企業對這次推介會十分關注,會后我將把從會上收獲的信息和我個人的參會心得同企業代表們分享。”
劉洪濤介紹,在廣州、佛山等地,中星灣服務的中小微企業超過3000家,這些企業都對海南自貿港建設十分看好,“很多企業找到我們,表達了投資海口的需求,希望通過我們將他們帶到海口。這不,我們來了。”在海口各級各有關部門的指導下,中星灣成功落地海口。
一流營商環境也是中星灣決定落子海口的重要因素。“海口各級各有關部門對企業的貼心服務,讓我們有了更多歸屬感。”劉洪濤表示,在多次與海口方面的洽談對接中,切身感受到海口一流的服務,“這座城市處處迸發著生機與活力,這正是我們所期望的。”
談及下一步工作計劃,劉洪濤介紹,“這次簽約之后,我們計劃篩選約10家企業率先到海口落地展業,后續將結合企業需求量身定制更完善的發展規劃,助力更多企業共享海口發展機遇和成果。”(海口日報融媒體記者 梁冰)
廣東向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梁八一:
期待更多智慧產品從海口“走出去”
“海南自貿港獨特的政策優勢、區位優勢,以及海口一流的營商環境,正是我們所看中的。”廣東海南先進制造業合作產業園投資推介會舉辦間隙,廣東向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梁八一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企業十分期待在海口展業。
廣東向國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從事電力電子元件,智能電氣設備及配電終端產品為主的研發、銷售、生產、服務為一體的科技型企業,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供配電產品以及一體化解決方案。“我們希望參與海南海上光伏、海上風電等新能源領域發展,積極發揮企業的助推作用。”在梁八一看來,海南自貿港有望成為電力電子與物聯網技術整合的創新試驗區,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落地海口,是梁八一早在兩年前就萌生的計劃。“2022年,我們第一次去海口考察,當時就對海口的產業發展前景十分看好。”梁八一介紹,“越來越多企業和機構入駐海口,將有力促進電力電子科技行業的國際合作與交流,我們希望成為其中一員。”經過與海口市龍華區有關部門的多次接洽,向國科技決定在海口中關村信息谷創新中心設立子公司。
梁八一告訴記者,此次落地,向國科技計劃在海口建立平臺,開展新技術的基礎設計與核心技術的深度研究開發,同時設計研發以數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網絡化和高可靠性為主要特征的新一代產品,“相信海南自貿港的政策優勢,可以幫助我們的智慧產品更好地‘走出去’,我很期待。”
“我們將充分借助自貿港的各項政策,在龍華區政府的支持下,依托中關村信息谷創新服務平臺,積極發揮企業優勢,以適度超前建設電力工業互聯網應用平臺,為海南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與設備改造工程貢獻力量。”談及愿景,梁八一說道。(海口日報融媒體記者 梁冰)
奧咨達醫療器械產業集團董事長張峰:
助推更多先進醫療器械企業落地海口
“海南正錨定2025年底前實現封關運作的目標任務,全力做好封關運作各項準備工作,我們對此充滿期待。”3月19日在廣州舉行的廣東海南先進制造業合作產業園投資推介會上,奧咨達醫療器械產業集團董事長張峰早早來到會場,一邊翻閱桌上的推介材料一邊告訴記者。
張峰告訴記者,目前國內不少高端醫療器械依賴國外進口,在自貿港配套政策加持下,醫療器械產業在海口發展得如火如荼,未來在海外高端醫療器械引進及本土企業通過研發投入實現進口替代兩方面,海口都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廣州作為廣東省的省會城市,在科研、人才等方面具有先發優勢,我相信通過兩市聯動、產業互補,特別是像我們這樣的平臺企業搭建起的溝通橋梁,能夠幫助海口重點園區更好打造醫療器械產業生態,讓更多先進藥械企業落地海口,在當地產生更多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張峰介紹,奧咨達醫療器械產業集團創建于2004年,作為醫療器械產業服務商和運營商,他們目前已在上海、深圳、廣州、柏林設立全球研發中心,為全球客戶快速轉化出2000多個新型醫療器械品種。
張峰表示,未來該集團計劃在海口國家高新區落地三大項目:一是設立奧咨達全球醫療器械CRO+CDMO公共服務平臺,為全球研發者、企業、政府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醫療器械產業解決方案;二是設立奧咨達國際創新藥開發公共服務平臺,依靠英國CRYSTEC公司提供的超臨界流體結晶工程給藥遞送系統和微粒設計平臺,打造高端制劑技術解決方案中心和創新藥、改良型新藥的研發生產基地;三是建設國際創新佳能移動DR生產基地項目,打造先進移動X線成像系統設備生產基地。“經過多次赴海口實地考察,我們對項目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張峰說道。(海口日報融媒體記者 王子豪)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