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迎挑戰,以包容務實深化合作
3月18日至21日,中國貿促會2024年首場外資企業“地方行”活動走進海南。來自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39家外資企業代表實地考察產業、開展商務對接。企業代表表示,中國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將為各國企業帶來發展新機遇。
應對挑戰,各國需要在開放包容中同舟共濟,人們期待以務實行動推動全球經濟穩健復蘇。
實體經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堅實支撐,今年年會專門設置“實體經濟的突圍”分論壇。
“實體經濟要實現突圍,一定要有產業共榮意識。”vivo執行副總裁胡柏山表示,期待通過產業鏈協同,加強區域化布局、區域間合作等方式,消除壁壘,助力穩健經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認為,從中期看,全球經濟增長率預計在3%上下波動,增速較為疲軟的主要原因在于生產效率增長緩慢、債務水平高企以及緊張的地緣政治局勢。各國需要整合減少債務,重建“緩沖區”,同時為本國經濟的數字化變革和綠色轉型提供資金。
從投資亞洲未來到加速邁向零碳電力,一個個話題緊扣當下熱點;從抵御通脹,建議各國做好多部門協調施策,到通過跨國合作提高罕見病診療技術和藥物可及性,參會嘉賓思想碰撞,著力謀劃“博鰲方案”。
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區,亞洲各國尤其需要深化區域合作。
《亞洲經濟前景及一體化進程2024年度報告》指出,亞洲經濟增長和地區經濟一體化的動能仍然強勁。亞洲仍將是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最大的地區。
“亞洲地區有著共克時艱的傳統。”中日韓合作秘書處秘書長李熙燮表示,多年來,亞洲地區通過合作機制積累信任,也在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等為框架構建更加包容、有效的地區合作架構。“要讓這些多樣機制相互補充,更好發揮協同效果。”
2000年至2023年,新興市場與發展中經濟體經濟增速的平均值為5.2%。“全球南方”經濟實力的日益增長為全球發展治理注入日益強勁動力。
“‘全球南方’和新興經濟體的群體性崛起將成為新型全球化的重要力量,推動全球朝著開放包容、普惠共贏與可持續的方向前進。”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說。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