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城市綠廊”打造“清涼城市”
海口今年計劃新建改建40條林蔭道
近期,南渡江畔一條林蔭道被網友贊為絕美“森林隧道”、海南版“綠野仙蹤”,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拍照打卡,一躍成為海口新打卡地。記者從市園林環衛局獲悉,今年海口將加強林蔭道建設工作,計劃新建改建林蔭道40條,為市民游客提供良好出行環境。
這條被網友贊為“森林隧道”的小路,緊挨南渡江,位于海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西南門口。3月26日記者來到這條林蔭道,只見道路兩旁高大的細葉榕層層疊疊,旁逸斜出的枝葉向道路中間靠攏,在空中形成一道綠色的“橋”,樹枝上垂下的氣生根飄蕩在空中,具有良好的遮陰效果。行車到此,猶如駛入“清涼世界”。
林蔭道的南渡江上波光粼粼,不時有小船劃過,一側的村莊雞犬相鳴煙火味十足。徒步走在其間,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感受著微風與綠意,斑駁的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落在身上時,別有一番意境。騎行愛好者、徒步者以及慕名而來的觀賞者有很多,為這條林蔭道增添了不少靈氣。大家紛紛舉起手機或者照相機,定格這份大自然的美景。
近期,南渡江畔的林蔭道被網友贊為絕美“森林隧道”,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來騎行散步,拍照打卡。 記者 蘇弼坤 攝
“在這里騎自行車很涼快、很舒服。”來自山西的73歲老人王守福,幾個月前剛來海南旅居,一個偶然的機會邂逅了這條林蔭道,立馬喜歡上了這片“清涼世界”。現在,他經常和老伴來這里騎車散心。“這里空氣很好,一路都是美景,是個納涼休閑的好去處。”王守福說。
這條路建于何時,兩旁的樹種植于何時?記者從市堤防工程建設管理中心獲悉,這是南渡江的堤頂路,于2008年開建,大約2010年建成。“當時為了方便周邊村民出行和堤壩的管養,我市在堤壩頂端建設了一條6米寬的道路,就是這條堤頂路。”市堤防工程建設管理中心主任陳標介紹,海口轄區堤頂路長14.98公里,約有2.5公里的道路兩旁種植了細葉榕。
細葉榕四季常青,樹姿優美,最高可達15米,種在河岸邊可作遮陰及防風之用。經過十多年的成長,細葉榕已枝繁葉茂。這2.5公里的道路,美若“綠色隧道”,成為南渡江畔的“綠野仙蹤”。
像這樣的林蔭道,海口還有不少,如海達路、海甸六東路、秀英的港華街等。市園林環衛局綠化科科長陳紅光介紹,在氣溫高的白天,林蔭道與沒有行道樹的道路相比,平均可降溫3-6℃,并能有效降塵、減少紫外線傷害。
建設林蔭道是城市最常見、最有效的自然遮陰降溫方式之一。2024年海口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清涼城市”“公園城市”規劃設計,探索可持續的城市降溫創新實踐。“今年,我們將啟動全市林蔭道的建設工作,新建改建林蔭道40條,形成上規模的‘城市綠廊’體系。”陳紅光介紹,除了大力推動林蔭道改造外,我市還將通過加強行道樹管養,塑造更多可休憩可活動的公共空間。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