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工業大學校長高翔:
海南在深遠海能源開發和利用方面具有很大優勢
高翔 記者 宋國強 攝
“海南是非常宜居的生態島、綠色島,有發展綠色低碳能源的好條件。”3月27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工業大學校長高翔在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上接受海南日報記者專訪時說。
他表示,未來清潔能源的一個重要來源就是海洋能源,包括深遠海的風電、海上光伏等,“深遠海能源是綠色低碳的能源,海南在深遠海能源開發和利用方面具有很大優勢。”
高翔說,能源的科技創新是推動整個人類發展進程的關鍵,“未來我們的能源不僅要高效、經濟,更要綠色,所以現在提到‘雙碳’政策,或者國際上都在提的‘零碳’,都對能源科技提出了新的挑戰,帶來了新的壓力。”
在他看來,未來碳中和的愿景下,能源結構按照現有的模式推斷,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在碳中和以及近零碳愿景下,未來新能源可能要占到80%,化石能源只占20%,所以更需要創新,用新技術支撐未來能源轉型,支撐交通轉型,支撐產業轉型。
高翔說,他在大學工作,而大學正好是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的融合體,目前該校也在和中國能建合作,跟產業合作,共同推動能源創新工作。
他說,無論光伏發電還是風電,這些能源是波動性的、間歇性的,如何保證穩定地供能,就需要建立新型的發電系統,把化石能源和儲能融合起來,形成穩定、高效、低碳的綠色能源體系。
“像海南、廣東、福建等沿海省份,要考慮如何利用海上能源來推動建設海陸協同的能源基地,構建海上能源島。儲能不光可以提供電力,也可以轉變成綠色燃料,要思考如何把綠色能源和未來的化石能源融合發展,這也需要科技創新。”高翔說,未來能源和工業更應該跟數智結合起來,一起擁抱數字經濟,以數字經濟助推綠色低碳的轉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