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南省市場監管局發布食品安全風險警示:“藍環”章魚不能吃!
藍環章魚含有致命河豚毒素,食用會引發食物中毒,嚴重的情況下會致人死亡。為避免類似事件發生,3月10日,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食品安全風險提示。
藍環章魚。
據介紹,藍環章魚隸屬于章魚科,又稱藍圈章魚、豹紋章魚,因身上鮮艷的藍環而得名,是一種很小的章魚品種,臂跨不超過15厘米。它的體型只有高爾夫球大小,體表為黃褐色,是目前已知的最毒海洋生物之一,與箱型水母并稱為兩種最毒海洋生物,廣泛分布在日本與澳大利亞之間的太平洋海域中。我國東海以南、南海,包括北部灣都有它的蹤跡,在海南省周圍海域也時有發現。
據了解,藍環章魚所分泌的毒素含有河豚毒素、一種血清素、乙酰膽堿和多巴胺等物質。其中,河豚毒素是一種能麻痹神經的劇毒,化學性質相當穩定,鹽腌和熱曬均不能破壞其結構,其毒性是氰化鈉的1000倍,可以阻斷肌肉的鈉通道,使肌肉癱瘓,中毒的人會因神經麻痹而窒息,最后死于呼吸衰竭。河豚毒素中毒后,死亡率較高,如果毒素直接進入血液,死亡速度更快,目前醫學上還沒有解毒的辦法加以預防。
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表示,因為藍環章魚和普通章魚生存領域有重合,有被漁民誤捕的可能從而流入市場。藍環章魚最大的特點是全身密布著藍色的環狀圖案,而普通章魚通常是棕色或灰色。在藍環章魚鮮活的時候其身上藍環或藍斑顏色較為鮮艷,死了以后因胴體色發暗而不非常鮮亮。因此消費者在選購、食用章魚時需要仔細加以辨別,避免購買、誤食藍環章魚,引發食品安全風險。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