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4月20日消息(記者史子楊 特約記者陳創淼 通訊員蔡翔任 攝影報道)稻田碧綠油亮,聽取蛙聲一片,讓人仿佛置身歌曲《稻香》的世界。四月,海口秀英區東山鎮東溪村床邊村東山稻香文旅小鎮進入試運營階段,在這靜謐怡人的農場中,游客們可以體驗種菜養花的樂趣,可以在面朝稻海、春暖花開的鄉村茶舍里圍爐煮茶,在依山傍水的稻香民宿甜美入睡,不少來自周邊市縣的游客們帶著家人在此體驗著鄉野樂趣。
近幾年,東山鎮床邊村引入產業園項目,做到農文旅融合發展,鋪就鄉村振興致富路。未來床邊村產業園將與周邊多個文旅資源聯合,構建鄉鎮田園綜合旅游帶,搭乘文旅融合快車,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小鎮一角。(秀英區供圖)
謀投資建業 鄉村振興滿盤活
四月下旬的東山鎮春意盎然,四處鳥語花香。東山稻香文旅小鎮負責人曾繼烈推開民宿酒店的窗戶向外眺望:三三兩兩的瓊北民居古色古香,柳條掩映下的鄉村茶舍靜靜佇立,低矮碧綠的稻草輕輕搖曳,整個村子都生動了起來。
傳統民居。(秀英區供圖)
2022年以來,“稻香文旅小鎮”成了東山鎮床邊村的熱詞和標簽,省外投資企業與鎮區政府簽約引入產業園項目,計劃圍繞鄉村旅游、產業發展、休閑度假三個重點,逐漸布局落實度假酒店、田園茶舍、香科園、十里稻花景觀、制香工坊等產業集群,展現新時代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風貌。目前,稻香度假酒店、鄉村書屋、稻田茶社等功能布局已接近完善,一些民宿開始投入運營,共有50間房投入使用。
東山稻香文旅小鎮的落成,也為本地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酒店保潔員李丹是一位附近村的村民,每天到此上班只需20分鐘路程,這里提供的工作崗位不僅讓她有了穩定的收入,還能更好地照顧家庭。“我有兩個孩子,能夠在家門口找到這樣的工作機會,我覺得非常幸運和滿足,我要努力為家人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
酒店客房。史子楊 攝
李丹在整理客房床鋪。史子楊 攝
“我們公司選擇從重慶到海口投資建業,正是看中了東山的獨特風貌和自然風光,在此設計的現代文旅小鎮沿著鄉村的風貌自然延伸,但不破壞民居原貌。”參與東山稻香文旅小鎮運營的曾繼烈夫妻倆,給記者一一講解著已經建成投入運營的功能布局。在未來,小鎮還將規劃建設芳草植物園、制香工坊、稻田茶舍等,延伸農業特色產業鏈條。同時招商引入多家非遺企業入駐,匯聚沉香、黎陶、東山草編等多元業態,著力打造研學基地、瓊州非遺創意集合地、稻香文化藝術節等,拓寬產業邊界。
建和美鄉村 農文旅融合發展
在東山稻香文旅小鎮8公里處,就是海南野生動植物園。早上逛動物園,下午到小鎮品嘗咖啡,晚上欣賞小鎮夜景。在不遠處的田園茶舍,大片稻田的種子已經播下,待到6月豐收的季節,可觀景賞稻,非常愜意。
“幾年前,這片土地還是一片閑置地,村小組與企業簽訂的土地租賃合同,成功盤活42畝閑置土地資源,釋放土地增值潛力。”東溪村村委書記黃恒興介紹,該項目目前已完成8000萬投資額。產業園的入駐為東溪村帶來的不只是運營團隊和各類資源,還有因地制宜,通過招引增量,盤活存量,走好文旅融合的創新發展經驗。
鄉村步道進行了水泥硬化。(秀英區供圖)
功能布局不斷完善。(秀英區供圖)
去年,東山鎮床邊村開啟人居環境集中整治,逐步推進景觀提升工作,修繕民居老屋和利用邊角地打造4處“一米菜園”等生態景觀,村莊環境明顯改善。此外,全村拓寬硬化村莊道路,沿線種植約5萬株花卉,圍繞田園茶舍種植約30畝水稻,打造小鎮稻田景觀,不斷完善村內基礎設施實現文旅融合,美麗鄉村建設成效突顯。
從瓊北民居建筑風貌的修繕,到和美鄉村硬件軟件工程的提升,東山鎮村落的詩意畫卷徐徐展開。“在尊重當地民居和傳統風貌的基礎上,東山稻香文旅小鎮形成了一系列小而精、多功能的文化空間。”東山鎮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段裘華告訴記者,后期東山鎮將繼續瞄準文旅助農的賽道,通過帶動村民因地制宜種植各類香料,培育特色鮮明的新型產業;與企業合作打造稻田景觀,提高村民的收入。同時,繼續開展人居環境整治,不斷完善村內基礎設施,展現新時代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風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