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記者在海南中心項目了解到,得益于“空中造樓機”的投入使用,主樓主體結構正不斷“長高”;4月3日凌晨,在海口新海港片區“二線口岸”項目建設現場,一個180米長、24000噸重的橋體實現智能化“轉身”,轉體橋技術應用讓新海港片區“二線口岸”集中查驗場所附屬專用通道加快建設,二線口岸(貨運)封關運作項目控制性工程取得突破性進展……以“新”賦能,借“智”增效,海口正加快形成智能建造新質生產力,推進項目建設提質增效。
“智能+”賦能項目建設
“再過一段時間,‘空中造樓機’將進行第33次頂升,屆時主樓將開始第47—48層的建設,建設步伐越來越快。”中建三局海南中心項目經理王賽賽在“空中造樓機”控制操作室仔細查看各項運行數據,以便下一次頂升順利進行。
不同于傳統的爬模施工技術,海南中心項目使用的第四代“空中造樓機”輕量化頂模集成平臺,集成了施工電梯、布料機、鋼結構焊機房、堆場、消防設施等功能,兼具施工安全性、高效性和便利性。“借助‘空中造樓機’,施工中各項工序逐層進行,推動項目更安全高效建設。”王賽賽告訴記者,在新質生產力的推動下,項目采用了超高層泵送等超高層建造技術,大力推進超高層智能建造裝備、智能施工機器人等應用和智能安全質量管理,推動多個智能應用場景落地,促進高樓“拔節生長”。
在新質生產力加持下,海口新海港片區“二線口岸”集中查驗場所附屬專用通道(涉鐵段)建設也取得了新進展。“區別于傳統施工技術,轉體橋解決了項目建設難題,推動項目建設加速。”施工單位中鐵四局項目總工潘文藤說道。目前,新海港片區“二線口岸”集中查驗場所附屬專用通道建設已進入收尾階段,高架橋兩邊隔音板林立,柏油路面十分嶄新。
海南中心項目上的“空中造樓機”推動了項目更安全高效建設。
借助智能建造新質生產力,海口推動項目建設提速,讓質量安全更有保障。BIM建模技術的應用,讓中國石化自貿大廈項目裝修和主體施工中的難題得以提前解決,項目即將完工。隨著國內首批自主研發的頂加節自升降式塔機應用于海南臨空航空特貨“超級運營人”項目,塔機頂升作業模式變得更加便捷智能,降低作業風險。中建三局項目經理李省懷介紹,新塔機投入使用后,在安拆、頂升過程中可以節約人工近40%,后續塔機還將采用智能遠程集控技術,實現地面室內5G集中管控,支撐施工現場加速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
科技創新助推建筑業轉型發展
在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海南分院院長胡家僖看來,對建筑行業而言,智能建造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體現。整個行業正在大力發展智能建造,加快科技賦能,推動信息化、智能化發展,實現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他建議,通過組織智能建造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積極推廣應用智能建造新技術新產品,重點推動BIM技術應用和探索智能建造應用場景,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市住建局有關負責人認為,智能建造符合新質生產力的特征要求,關鍵在于新型建造方式和建設管理模式。我市大力發展綠色建造、智能建造等,以科技創新推動建筑行業轉型發展,讓建造更智能、建筑更智慧。
與此同時,住建部門積極鼓勵項目參建單位探索應用BIM技術等智慧建造技術解決項目關鍵環節管控等問題,引導打造智慧工地,應用智能技術和設備,讓施工更智能安全,讓管理更高效便捷,高效推進項目建設。對于實施效果明顯、成效顯著,安全生產標準化考評等級定為優良等次的項目,可推薦為全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化工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