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樓老街:非遺薈萃“潮”來了
店內,一張小桌、幾支畫筆、一盒炭粉,炭畫非遺傳承人韓翠瓊正在潛心創作。店外,騎樓老街中山路上,熙熙攘攘的人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看著這里越來越繁華,我們打心眼里高興。”韓翠瓊告訴記者,目前這里匯聚的眾多非遺元素,讓百年老街日漸潮起來、熱起來。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海口騎樓老街人氣滿滿,很多人就是沖著“非遺”來的。
非遺在老街中傳承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穿透薄霧,騎樓老街中山路就在商戶們的腳步聲中開始了忙碌的一天。盡管“五一”假期已過,這里依然熱度不減,歡聲笑語中滿是煙火氣。
今年“五一”假期,“向海而歌·奇幻巡游季”在騎樓老街舉行,關公信俗、海口盅盤舞、海南八音、公仔戲等非遺技藝現場輪番上演,讓市民游客大飽眼福。 記者 楊鶴 攝
今年是韓翠瓊的“炭畫世家”入駐騎樓老街的第11個年頭。走進畫鋪,墻上掛滿了各種炭畫人像作品。韓翠瓊的畫布上,兩顆椰子栩栩如生。“這種畫得快,肖像畫耗時長一些,快的幾天,慢的得1個月。”韓翠瓊介紹,即便是有些顧客急著要,那也沒辦法,因為炭畫是細活。
對于炭畫,韓翠瓊從小耳濡目染。從她的祖父到她的父親,再到她自己和兒子,全家四代人都與這門技藝有著不可割舍的情感。如今,炭精畫已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她是僅存不多的“守”藝人之一。
在海口騎樓老街,不僅是韓翠瓊,糖畫傳承人張金玉、椰雕傳承人柯秋楓、木雕傳承人黃黎祥等越來越多的非遺傳承人來到這里,讓非遺技藝被更多人知曉、關注。借助非遺,騎樓老街也成為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新舞臺”。
64歲的市民吳海若平時喜歡研究歷史文化。他認為騎樓老街的獨特之處在于,不僅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也充滿了人間的煙火氣息。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