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海南高考語文作文題分析:
命題形式不陌生 映射考生求學之路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本試卷現代文閱讀Ⅰ提到,長久以來,人們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號”探月任務揭開了月背的神秘面紗;隨著“天問一號”飛離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遙遠的深空……
正如人類的太空之旅,我們每個人也都在不斷抵達未知之境。
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與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年高考語文科目結束,作文一直備受關注。本報特邀海南華僑中學語文科組副組長白建東和海南華僑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徐永清兩位老師,對今年海南高考作文題目進行分析點評。兩位老師認為,今年新課標II卷的作文題目依舊延續讀寫結合類型,以材料為載體,考生可聯系社會現實與自身實際進行寫作。
6月7日,在北京師范大學海口附屬學校考點,交警現場指揮交通,保障考生安全出行。記者 康登淋 攝
命題形式
延續讀寫結合類型
2024年新課標II卷的作文題目依舊延續去年開始出現的讀寫結合類型,這類作文題目是根據試卷內其他模塊的材料,衍生出相關的作文話題,寫作與卷內其他模塊材料有一定的關聯性和對話性。
“對于這種類型的材料,因為有了這一年的訓練,考生不會覺得陌生。”白建東表示,考生應在寫作過程中結合材料而又不囿于材料,以材料為載體,聯系社會現實與自身實際進行寫作。
徐永清也認為,今年的作文題目來自試卷現代文閱讀Ⅰ的內容,持續了去年試卷閱讀和寫作融合度的特點。
寫作要求
寫出“抵達未知之境”的過程與意義
作文材料最后指出,“正如人類的太空之旅,我們每個人也都在不斷抵達未知之境”。這無疑是引導考生要注重緊扣關鍵短語“抵達未知之境”來展開寫作。因此在寫作中要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思考如何抵達未知之境?抵達未知之境的意義是什么?抵達未知之境之后還應怎么做?
徐永清表示,今年屬于類比性作文題目,從太空探索大現象概括到個人成長啟示和引導,把科技精神(包括探索精神、實證精神、原理精神、創新精神、獨立精神)和人文教育(對受教育者的實踐活動和意識活動進行一種旨在促進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個人與社會價值實現的教育)連接在一起,讓本次作文題目更具有時代性、人文性和啟發性。
此外,白建東強調,考生在作答時務必要回到“我們每個人”這一語境中,從對“航天精神”的理解延伸到現實生活的思考,探索未知的旅程不僅適用于國家發展,還適用于個人成長。考生可以從身邊具體事例談起,表達出個人成長的感悟與思考,寫出更具個性化的文章。例如,需要保持探索欲、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把現階段的抵達當成下一階段的出發、保持永不止步的信念等。
高分作文
思想深刻與情感真摯最能打動人心
那么對于考生而言什么樣的文章更容易在考試中脫穎而出,獲得高分呢?在審題立意并不難的前提下,今年的作文無疑更加考驗考生的寫作能力。白建東建議考生,首先對話題的思考要足夠深入,才能彰顯出卓越的思維品質。例如,在談到對“未知之境”的理解時,要寫出其不僅指的是未曾到達的山川異域、浩瀚宇宙,也是世界尖端的科學技術、創新成果,更是在民族復興使命指引下的追求所在。
掃碼觀看海口護航高考瞬間
掃碼觀看高考首日溫馨畫面
其次,好的文章往往能以真情動人。在寫作中只是泛泛而談難免千篇一律,所以考生如果可以大膽表露自己的真實心聲,寫出真情實感,無疑能更引人共鳴,從而拿到理想的分數。例如,結合求學歷程中的艱辛與喜悅,表達對馬上要面臨的新起點的憧憬與期盼等,能夠以情馭文,也就能夠打動人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