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6月8日,正值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海口在文華菜市場推出非遺生活周活動 ,非物質文化遺產與菜市場相結合,為市民游客呈現海南非遺精品圖片展,快閃舞蹈表演,雕刻、編制、食品制作技藝比拼,以及端午民俗活動——沐艾湯 、端午納吉、手工制作粽子等內容,打造全新的文旅體驗。
現場群眾感受非遺與生活的結合與共融,體驗沐艾湯、包粽子、彩繩納吉等極具端午特色的活動。市民張沐誠認為,在菜市場舉辦非遺活動,既接地氣又有趣,可謂別開生面、老少皆宜。
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傳統融入市井生活,張力在融合中進一步迸發。海口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協會會長黃垚森表示,這是首次把非物質文化遺產搬進菜市場進行展示宣傳,文化輸出和文化產品可以與許多領域進行跨界融合。非常期待非遺走出博物館和書本,走進尋常大眾的生活。
今年的端午假期,海口的文博展館、演藝中心及歌舞劇院里,文藝精品劇目火熱開演,讓市民游客在節日喜悅中享受濃情端午,感受城市的文藝氣質。
據海口市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局局長王可介紹,非遺是中華民族民間智慧結晶,也是每個歷史時刻人間煙火氣的積累。接下來,將在海口打造更多充滿煙火氣的傳統文化場景,形成年輕人時尚的社交場所,讓傳統文化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關注和喜愛。
6月8日,海口菜市場非遺生活周上的非遺菜市場潮流秀吸引眾多市民觀看。 記者 康登淋 攝
記者手記
期待更多的民俗回歸
□ 祝勇
隨著賽龍舟等活動的重啟,海口端午節日氣氛越發濃郁,更多人將現代審美和傳統文化結合起來,選擇喜愛的過節方式和休閑娛樂項目,滿足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中國的傳統節日五彩繽紛,文化內涵豐厚,留存著人類獨特的文化記憶,很多風俗不但古老、樸素,且內涵豐富,如春節守歲、元宵看燈、清明掃墓、端午賽龍舟、中秋賞月、重陽節登高等。這些節日憑借特殊的價值、情感內涵需求,歷來受到群眾的喜愛,成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堅守和傳承。
結合傳統習俗,發揮海口資源稟賦優勢,能為海口凝聚更多人氣,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海口應因地制宜、高位謀劃、高位推動,挖掘端午及其他傳統假日的民俗,創新推出更多更豐富更接地氣的民俗文化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和創新產品,與當下年輕消費人群的審美與體驗更好地融合,滿足現代人對文化消費的多樣化需求。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