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瓊山區舊州鎮積極推動村集體發展蓮子產業
盤活撂荒地 “蓮”通致富路
7月3日,記者走進瓊山區舊州鎮聯豐村、池連村的蓮子產業園內,碧綠的荷塘中,粉紅色的荷花亭亭玉立在荷葉間,在微風中搖曳生姿。村民背著竹簍,將一個個碧綠的蓮蓬采摘下來。
據了解,舊州鎮位于羊山地區,冷泉資源豐富。為此,當地政府積極鼓勵各村因地制宜發展蓮子產業,通過蓮子、水稻交替種植,帶動村集體發展、農戶增收。“我們計劃把蓮子產業和冷泉資源、本地特色農產品相結合,深入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舊州鎮常務副鎮長黃順凱說。
在瓊山區舊州鎮池連村委會西山村池連蓮子產業園內,村民在采摘蓮子。記者 蘇弼坤 攝
撂荒地變增收田
當天,記者走進舊州鎮池連村委會西山村無益肚田洋的池連蓮子產業園看到,一塊塊荷塘與遠方的田野相接。一朵朵荷花從荷葉之間“冒”出來,在陽光下怒放著。清風吹過,荷花的清香陣陣撲鼻。荷塘內,采摘工人頭戴斗笠,背著竹簍,將一個個碧綠的蓮蓬輕輕采摘下來。
“我們蓮子產業園是2023年開始投產。”池連村黨總支部書記梁崢介紹,無益肚田洋地勢低洼,每逢大雨天就深度積水、無法種植水稻等農作物。當地群眾每年都在這片田洋種植早稻,下半年則只能任由田地撂荒。
考慮到這片田洋特殊的地理位置,去年初,池連村以“村集體+致富帶頭人”方式,在此種植了280畝蓮子,并于當年實現收益56萬元。由于蓮子產業的經濟效益顯著,今年初,該村又在蓮子產業園附近的龍井洋增加了130畝荷塘。“我們的蓮子口感清甜、脆嫩,非常暢銷。目前銷往江蘇、浙江、廣東等地。”梁崢說。
池連村發展蓮子產業,已成為當地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的一個生動樣本。同樣面臨土地撂荒問題的聯豐村,在對池連村以及紅旗鎮墨橋村發展的蓮子產業進行實地考察后,也選擇了蓮子種植產業發展村集體經濟。
“我們流轉了村民的350畝撂荒地發展蓮子產業,今年春節后種植,從5月份開始就一直在采摘蓮蓬。”聯豐村黨總支部書記田厚全一邊動手剪去蓮蓬底部多余的梗,一邊樂呵呵地說,目前刨去人工成本,該村村集體每天實現凈收入近4000元,“依托蓮子產業,我們的撂荒地現在也能變增收田了。”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